厦门市华侨中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厦门市华侨中学由厦门市侨联主席颜西岳先生于1958年创办的。“文革”期间历尽坎坷,先后易名前线中学、第七中学、第三中学。1983年9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复名为华侨中学。建校50年,育才数万,现有普通初、高中46个班,学生2300多人,教职工185人。1994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三级达标校。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航天(航空)模型活动重点校”称号。2004年获得思明区高中教学质量综合奖。2005年获得2005年厦门市“万人献爱心”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坐落于厦门市区厦港新村5号,闽南古刹普陀寺西侧,虎溪岩东山坡上,占地面积27274平方米,建筑面积14775平方米,校内绿树成荫,依山临海,景色秀丽。学校设施齐全,有较完善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有劳技制作室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新建一座二层室内体育馆及250米的环形塑胶跑道,图书馆藏书7.8万册,并有教师及学生阅览室。

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经过校党政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的校风良好,朝着“树德、育智、强身、成才”的方向迈进,取得了显著的办学实绩。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学校考生多次夺得高考市“状元”和省、市单科第一名。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学科及科技竞赛中,多次取得较好的成绩,为高考院校输送大批人才。近两年高考录取率均达85%以上,高中会考合格率达99%以上,中考优秀率达50%以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几年来,提高办学效益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的高低关键不在升学率、考试成绩或是学校建设的硬件设施,而在于学校是否具有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勃勃生机。而勃勃生机靠的是教育的创新。因此教学要创新、管理也要创新。要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该校教师在课改实验中贯彻了创新精神,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学生的创造发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在评比中取得全国银牌奖、省创新设计一等奖。学校航模活动开展的20年间,获得了国家、省、市奖项近200个,2000年该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福建省唯一的“全国航天(航空)模型活动重点校”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