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戴晴

[女](1941.8.29

原名傅凝。祖籍江西临川,生于重庆,幼年随父母奔走与港澳、津沪等地。其父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为革命烈士。

1960年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学习。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控制专业,到七机部任技术员。1969年下放湛江围海造田,后又到湖南劳动。1972年起先后在公安部、解放军总参工作,曾入南京解放军外语学院进修英语。1979年秋写出处女作短片小说《盼》,及时反映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问题,受到注意和好评。其后曾在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工作。1982年从部队复员,到《光明日报》社任记者及专栏主持人,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不》、《最后一个椭圆》,杂文集《魂》、《追逐魔鬼挝住上帝》,历史纪实《储安平与“党天下”》、《王实味、储安平、梁漱溟》、《我的四个父亲》、《在秦城坐牢》,采访集《学者答问录》,口述历史文学《当代中国女性》(与洛恪合作),主编《!与?——大兴安岭火灾目击报导》、《长江长江》等。《与祖国文明共命运》(主编)获全国报告文学奖,其作品还获1991年海峡两岸征文第一名。1989年春夏之交的“动乱”以后《光明日报》曾公开批判她的错误。

曾先后获得哈佛大学尼曼研究基金、哥伦比亚大学自由论坛研究基金、华盛顿威尔逊中心研究基金等,并获1992年世界报业协会自由金笔奖、1993年康狄·耐斯特环境保护奖和戈德曼环境保护奖。

博客:记者戴晴jizhedaiqing.blog.tianya.cn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