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鬼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种名:唐鬼桑[1]

学名:Morus nigriformis Koidz

原产地:分布于海南岛三亚市个别场地,立地海拔5m,属稀有种。

特征特性唐鬼桑为乔木。树高7-9m,胸围37cm。树皮有灰褐、灰白色2种。灰白色者,其皮纹特别光滑,枝条粗、长皮目稀、少,黄白色,圆或椭圆形,等短三角形,贴生,棕红色,节间较密,节距2.2-3.4cm,叶广心形,叶长*叶幅为19*18cm,叶尖细短或钝头,叶缘锯齿细、浅、密,排列整齐,叶基浅心形,叶面较光滑,叶色普绿色。开雌花,有花柱,柱头与花柱长短相仿,柱头密生乳头状突起。椹球状,花果期长,春、秋均有花果。

繁殖发根力强,扦插易成活,适插条法繁殖。

生长习性耐湿喜温,生长旺盛,叶片厚。

评价该桑种仅分布海南,为海南特有种。此前,首先是日本桑科分类学家记载(小泉),唐鬼桑产中国南部,然而,中国尚无任何学者,查找到这一桑种。本次对唐鬼桑的查证,确证了该桑种的客观存在和确切分布地区。再有该桑种叶形大,叶面光滑,生长快、宜扦插法繁殖。因此,唐鬼桑的考证既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又有较大的生产应用价值。是珍贵的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