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纹巨齿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昆虫名,为蜘蛛目(Araneae),球蛛科。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等。寄主昆虫为飞虱、叶蝉等,寄主危害作物有水稻等。

中文学名:

背纹巨齿蛛

拉丁学名:

Enoplognatha dorsinotata Boes. et Str., 1906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蛛形纲 Arachnida

目:

蜘蛛目 Araneae

科:

球蛛科

属:

巨齿蛛属

分布区域:

广东、湖北、湖南、浙江、安徽、四川、河南、山东、陕西等

功能类别:

捕食性天敌

目录

形态特征雌蛛雄蛛地理分布

形态特征雌蛛体长5-6毫米。背甲褐色,边缘黑褐色,中央具黑褐色纵纹,中窝及放射沟黑褐色。胸板褐色,边缘黑色。腹背褐色,具黑褐色叶斑。中央有黑褐色纵纹。腹部腹面黑褐色,并具有不规则的浅褐色斑纹。雄蛛体长4-6毫米。体色与雌蛛相似。螯肢后齿堤有1大齿。[1]

地理分布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湖北、湖南、浙江、安徽、四川、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一般栖息于丘陵山区水稻丛的基部。[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