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纸斗是山东省胶东地区妇女就地取材创造的深受农家、渔户喜爱的民间民俗纸器。这种传统工艺从造型到纹样寓意再到民俗应用都在不断升华变化,并且流传下许多珍贵的手工艺精品。[1]
制作方法纸斗的制作工艺和原始陶器的最初形成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先将各色杂纸浸图1 胶东纸斗
[2]
透水分,用碓臼捣或上碾轧成纸浆,淋水后掺和少许白泥土、牛毛菜、浸泡出的榆树皮汁液或者掺和黑面、柳絮等,再用选好的缸、坛、木制品作为底模一次拍打成型,待似干未干之时把纸坯取下,再将取下的纸坯里外裱糊,使定型,最后再用剪纸装饰。[1]
装饰艺术云子花也叫纸斗花、笸箩云子,是专门装饰纸斗的剪纸纹样。传统的云子花是用粉红色、黄色的电光纸糊在纸斗、笸箩上作底色,再把寓意美好的青(黑)色云子花纹样的剪纸裱糊在表面上。荣成地区剪纸色彩尚黑由来已久,到唐宋以后节庆中才有更多的红色代替黑色,还出现了半剪半绘以及手绘纹样。云子花在题材和内容上不仅讲究形式的美感,更强调它的吉祥寓意,那些避邪、驱恶的主题也是为了平安纳福。汉代以来民间运用象征及谐音的手法期盼着吉祥、幸福。到明清时代,这类图案已发展成为主流,如剪五只蝙蝠围绕着桃子或“寿”字叫做“五福捧寿”,“蝠”与“福”谐音,“桃子”象征长寿;以莲花、鱼、笙与童子形象组合的剪纸通常读作“连年有余”、“连生贵子”等,可划归为“有余”和“生子”两类,“莲”与“连”谐音,“鱼”与“余” 谐音,“笙”与“生” 谐音;还有鱼与鸟纹,这种纹样始出于原始彩陶及历代画像砖、瓦当和器皿上,出现的“鸟衔鱼”纹往往带有生殖信仰的意义。[1]大的纸斗最早时只有白地青花的,也用色纸和花纸作底色,但剪纸一律用青色。纸斗内里不贴剪纸,只在外面贴。不带盖的斗只在底部稍作装饰,鼓腔上贴四幅大云子花。带盖的斗上下都贴云子花,斗身根底装饰一圈三角形连续花纹,花纹的上部贴四幅大云子花,斗身上部一般都不装饰。斗盖的团花剪纸大而精彩,可以说是其点睛之笔。斗盖边缘先是一圈较细的三角形连续花边,再在斗盖与盖沿之间贴一条细边,上下两条边之间还要点缀各式各样小小的云子花。整个纸斗底部处理稳重,斗盖繁花似锦,中间一带空白,好似天地分明,疏密得当,极富节奏感。[1]
民俗应用日常和礼仪时器具纸斗又称“纸缸子”,农民渔户多用它盛面、盛米及各种小杂粮。大件的纸斗用陶瓮作模,做工厚重、敦实,一般没有云子花。一尺左右大小有两种:带盖的盛米盛面,不带盖的盛些长长短短的杂物。
纸斗的应用也受到了人们生活观念变化的冲击。20世纪70、80年代,无论是胶东农家渔户,还是城镇的年轻人结婚时都很少再有用纸斗、笸箩的习俗了。但偶尔还有老年人留恋过去的习俗,做几件当装饰品存放在柜子里等孙男弟女结婚时备用。所以有时也能看到新婚家庭摆在新家具上的精美的纸斗。[1]祭祀用品腊月二十八,胶东家家户户蒸供品,荣成一带称“供儿”、“天地供儿”等,而且大小不一。供儿蒸好后,先放一边凉透,再将美观的供品摆放到纸斗、笸箩里,上面用红包袱盖好,以待过年祭神用。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在航海和渔业集中的地方夜晚还要举行“放海灯”的活动,放灯前设巨型香案,摆放祭品。入夜由扎制的巨鬼开道,带上各家制作的小馍、米饭和瓜果,用纸斗、笸箩盛着,向海中抛洒,来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为此,纸斗在胶东这块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地区被普通的农家、渔户逐步推广,成为一种流行的民间民俗器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