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菲·热尔曼(Marie-Sophie Germain,1776年4月1日—1831年6月27日),法国数学家。
出身巴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从小热爱数学,但不为家庭所鼓励。身为女性,热尔曼的故事显出了当时女性求学的困难和自卑。她总不想别人知道她女性的身份,常以假名和其他数学家通信。
她对拉格朗日的教学很有兴趣,但由于当时的女子不得接近大学,于是以拉白朗(Augusts Antoine Le Blanc)之名,提交课业及论文等。拉格朗日要求见其人一面,于是热尔曼便说明一切,后来拉格朗日成为了热尔曼的导师。
1804年,她读完高斯的《数学研究》(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后,又以拉白朗之名和高斯通信。1806年高斯洞悉其身份,但反而表示敬佩她的精神。1808年,高斯的兴趣转到应用数学,他们之间的通信便终断了。
1830年,在高斯的推荐下,哥廷根大学颁发了荣誉学位予热尔曼。可惜一年后她便因乳癌去逝。
热尔曼的故事热尔曼(1776~1831年)出生时法国社会秩序正走向混乱.为了安全,青少年时代的热尔曼整天被父母留在家里学习.热尔曼的父母都是知识渊博的人,父亲给了她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学能力,这些为热尔曼从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794年,巴黎创办了一个享誉世界的大学——综合科技大学.这里云集了当时众多数学大师,如拉普拉斯、蒙日、拉格朗日等.这一年,热尔曼已经是一个18岁的大姑娘了.她对这个大学非常神往,于是向父母提出想到综合科技大学深造,父母都支持她这种想法.
可是热尔曼在学校报名时却碰了壁,原来法国大革命尽管已经爆发5年了,法国对妇女的歧视仍然没有改变,综合科技大学只接受男性学生,或许他们认为只有男人才能从事数学工作.
难道女人就不能从事数学工作吗?世俗没有让这个坚强的女孩退却,反而坚定了她走自学成才的道路的决心,她发誓要改变世俗对女人的偏见.她比较了欧拉、高斯和拉格朗日的数学著作,她觉得拉格朗日的著作通俗易懂,最适合自学.拉格朗日的著作带给了热尔曼无穷的乐趣,她萌生了写论文的冲动,她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撰写成数学论文.
论文写出来了,该寄给谁呢?如果拉格朗日教授能够亲自审读这些文章该多好呢!
一个女孩子的文章能引起拉格朗日教授的注意吗?很可能教授没看就把它丢到垃圾桶里去呢!思考良久,她决定以“布朗先生”的名义寄出这些论文.
拉格朗日不止一遍地看了布朗先生的来信和文章,赞不绝口.这位素未谋面但又才华横溢的后生引起了教授的极大兴趣,他的夫人建议他去见见这位布朗先生.拉格朗日亲自登门拜访,见面后他发现布朗先生居然是一位羞答答的美貌女郎.拉格朗日非常惊讶于热尔曼的自学能力,认为她对数学的理解远远超过那些综合科技大学的男学生,他主动提出要做热尔曼的指导老师.
在拉格朗日的指导下,热尔曼进步更快了,她后来成为法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女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