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五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四大:1,道家以道、天、地、王为四大。《老子》中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2,佛家(或佛学)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这四者能够产生一切,包括事物和思想。当然也产生人自身。 3.儒家以怀素大草千字文

天、地、亲、师为四大。

五常:1,封建礼教中的人与人的五种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又叫五伦。据此,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序),朋友有信。”2,五种伦理道德,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叫五教。3,五种品德修养,仁、义、礼、智、信。4,五行也可称为五常,即金、木、水、火、土。宋高宗千字文

出处千字文

《千字文》中说:“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意思是说,每一个人的身体生命,都关系到四大五常,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与的,自己是父母养育大的,自己将来也要担负养育下一代的使命,怎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使身体受到伤害呢?这段话的来由是儒家的传统观念。儒家认为i,“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

从上述可知,千字文中的这段话宣扬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是从人在天地中的地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来说明应当爱惜身体的道理,因此,这里的“四大五常”该是指道家的四大(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和封建社会中五种伦理道德,即五伦五教(五伦五教密切相关,意思相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