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
shù
(1) ㄕㄨˋ
(2)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之高阁。~手无策。
(3)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4)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5)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6) 事情的结末:收~。结~。
(7) 姓。(family name)
(8) 郑码:FJVV,U:675F,GBK:CAF8
(9) 笔画数:7,部首:木,笔顺编号:1251234
参考词汇
--------------------------------------------------------------------------------
bind bundle colligate faggot fagot reatrain sheaf
详细注解
--------------------------------------------------------------------------------
束
shù
[动]
(1)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2) 同本义 [bind;tie]
束,缚也。——《说文》
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束手(捆绑双手);束火,束炬(扎火把);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束竹(捆成束的竹子);束杖(捆起来的刑具);束载(捆物装车)
(4) 约束;限制 [restrain;control]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
空名束壮士。——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5) 又如:检束(检点约束);束累(约束牵累);束躬(约束自己,检点);束约(管束;控制);束持(约束持重);束制(约束克制)
(6) 收拾;整理 [arrange]
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
(7) 又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死战);束箧(收拾行装);束兵秣马(整顿军队,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
(8) 搁置 [lay on the shelf;leave aside;put on one side]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9) [名]∶姓
束(Shù)姓源流纯正,源出出有一:
出自妫姓,由疎氏所改。据《晋书·束皙传》载,古代战国时,齐国有一个部族姓疎(古“疏”字的异体字)。汉代时候有个叫疎广的人,宣帝时任太子太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枣庄东南)人。到了疎广曾孙孟达时,自东海为了避王莽之难,迁居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遂去疋改为束氏,称束姓,世代相传。
得姓始祖:疎广。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疎广是后裔。王莽末年,疎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鹿山,遂去疋改姓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县),故束氏后人奉疎广为束姓的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束 皙:晋代学者,“二十四史”之一《晋书》的《帝纪》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据载,他是当时多闻博识而精于古文的学者,他生性恬淡,不慕名利,曾作《玄据释》以拟《客难》,从不拿学问作为争取荣华富贵的工具。因此,其学术造诣颇深,他撰写的《七代通志》、《三魏人士传》、《五经通论》、《发蒙记》等鞯著作,均被后世学者推崇备至。
此外,束姓名人还有:宋代有枢密都承旨束嘉,元代有画家束宗庚,明代有清官万载县令束清……等。
词性变化
--------------------------------------------------------------------------------
束
shù
[量]
(1) 把,小捆 [bundle;bunch]
生刍(草)一束。——《诗·小雅·白驹》
(2) 又如:一束花
常用词组
--------------------------------------------------------------------------------
束带
shùdài
(1) [band]∶腰带一类的带子
(2) [dress up]∶指整饰衣冠
束带立于朝
束发
shùfà
(1) [tie up hair]∶系结头发
(2) [teens]∶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束缚
shùfù
[tie;bind;commit] 捆绑,指约束限制
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束身
shùshēn
(1) [self-restrained]∶约束自己,不放纵
束身自修
(2)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自己捆住自己,比喻归顺
束身以受命
束手
shùshǒu
(1) [have one's hands tied;helpless]
(2) 捆住了手,比喻毫无办法
束手无策
(3) 指不抵抗;投降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束手待毙,束手待死,束手就毙
shùshǒu-dàibì,shùshǒu-dàisǐ,shùshǒu-jiùbì
(1) [fold one's hands and await destruction]∶捆起手来等死
(2) [helplessly wait for death]∶比喻危难时不想方设法,坐等败亡
束手就擒
shùshǒu-jiùqín
[allow oneself to be seized without putting up a fight;wait for capture with tied hands] 捆起手来等候别人来捉拿,比喻无法脱逃或无力抵抗
束手无策
shùshǒu-wúcè
[without resource] 困难时无可以渡过难关的办法,无计可施
觉民对那许多人的束手无策感到失望。——巴金《秋》
束狭
shùxiá
[narrow] [水道]狭窄
河道束狭,只有五米左右
束脩
shùxiū
[private tutor's emolument] 送给教师的报酬(脩:古时称干肉)
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礼记·少仪》
束腰
shùyāo
[girdle the waist] 为使腰部细瘦而束紧腰部
束之高阁
shùzhī-gāogé
[shelve;lay aside and neglect;put sth.away unheeded]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架子上面,比喻弃置不用,不再过问
束装
shùzhuāng
[get one's things ready] 收拾行装
束装首途
束装待发
--------------------------------------------------------------------------------------
【中医名词】束,①约束。《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②聚拢,概括。《灵枢·外揣》:“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 ③估量单位。古方及民间验方中对某些蔓茎类药物的计量法。通常以拳握量之,并切去其端超出部分为一束,如茅根、苇茎等。现今方剂已改用重量单位计量。
包含“束”的相当诗词:
1.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南涧(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2. 酬束丈贶诗兼弱叙所怀(作者:王令 朝代:宋)
3.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薝卜林(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4.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山亭(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5.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作者:王珪 朝代:唐)
6. 金绳挂空虚自勉兼示束孝先(作者:王令 朝代:宋)
7.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瑞雪(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8. 和束熙之论旧(作者:王令 朝代:宋)
9. 和束熙之雨後(作者:王令 朝代:宋)
10.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
11. 束担(作者:罗与之 朝代:宋)
12. 韩二十七诗来云已束归鞍逐去鸿令人欣喜愧叹(作者:晁说之 朝代:宋)
13. 自讼答束熙之(作者:王令 朝代:宋)
14. 春雪有感呈王正叔束徽之(作者:王令 朝代:宋)
15. 谢束丈见赠(作者:王令 朝代:宋)
16.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
17. 令既有高邸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诗云(作者:王令 朝代:宋)
18.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第一溪(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19. 金束带(作者:贾似道 朝代:宋)
20.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绿绕(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21.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梅岩(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22. 和束熙之论旧(作者:王令 朝代:宋)
23. 顾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铭于余鲁望因赋戏赠日(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
24. 谢束丈(作者:王令 朝代:宋)
25.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山亭(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26. 寄束伯仁(作者:王令 朝代:宋)
27.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
28. 韩二十七诗来云已束归鞍逐去鸿令人欣喜愧叹(作者:晁说之 朝代:宋)
29.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南涧(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30. 送束徽之入京(作者:王令 朝代:宋)
31. 答束孝先(作者:王令 朝代:宋)
32. 招束伯仁杜子长夜话(作者:王令 朝代:宋)
33.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瑞雪(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34. 金绳挂空虚自勉兼示束孝先(作者:王令 朝代:宋)
35. 赋得生刍一束(作者:郑孺华 朝代:唐)
36. 谒束先生庙(作者:李若水 朝代:宋)
37.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枇杷坞(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38.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垂柳(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39. 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作者:苏曼殊 朝代:近代)
40. 孟子·觳{觳右换束}牛(作者:陈普 朝代:宋)
41. 顾道士亡,弟子奉束帛乞铭于袭美,因赋戏赠(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
42.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钓台(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43. 孟子·觳{觳右换束}牛(作者:陈普 朝代:宋)
44. 酬束丈贶诗兼弱叙所怀(作者:王令 朝代:宋)
45. 赋得生刍一束(作者:于结 朝代:唐)
46.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梅岩(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47.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聚仙(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48. 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作者:杜甫 朝代:唐)
49. 和束熙之雨后(作者:王令 朝代:宋)
50.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东壑(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51. 和束蒙初九日不见菊登高(作者:王令 朝代:宋)
52. 顾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铭于余鲁望因赋戏赠日(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
53.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
54. 束担(作者:罗与之 朝代:宋)
55.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讌永寿给束赴留别(作者:王珪 朝代:唐)
56.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山亭(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57.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云关(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58. 金束带(作者:贾似道 朝代:宋)
59.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枇杷坞(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
60.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安乐窝(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