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 名: 脆弱的联盟
作者:沈志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9日
ISBN: 9787509716786
开本: 16开
定价: 78.00元
内容简介《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回首20世纪,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中苏关系无疑是最重要也最令人难以理解的双边关系之一。虽然21世纪已进入所谓“后冷战”时期,但当前中俄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冷战”与“后冷战”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都无不向历史学家提出这一要求: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有鉴于此,为了“着重反映近年来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整体动向”,2009年初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在上海召开了题为“冷战与中苏关系:外交、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日本、匈牙利、塞尔维亚、新加坡等国家的40多位学者出席会议,30位学者提交了自己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分9个单元进行了主题发言。本文集就是在这次会议的主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者简介沈志华,男,1950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
图书目录期望中苏关系史研究更上一层楼(代前言) 沈志华 李滨/1
内战时期东北地方层面上的中苏关系:以《实话报》为例 郑成/1
《实话报》的创办与结束都是服务于苏联方面的政治需要:宣传苏军占领的合法性、树立苏军和苏联的正面形象、宣扬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全力配合该报的创办与运作,但苏军很少顾及中共与中方人员的要求。中苏职员之间冲突不断。
苏联人在旅顺和大连的活动(1945~1955) 何凯思/28
苏联五年的军事管制给大连和旅顺带来了稳定和相对安全的局面。苏联人和当地中共干部对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也导致双方出现紧张关系。缓解紧张关系,理解苏联人并在居民心目中树立起苏联人的正面形象,成为中共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1950~1957) 李滨/47
1950~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对苏联专家的态度是无条件地服从,但从1954年开始,中方不仅越来越指责苏联专家的教育活动不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且对苏联专家的使用也逐步减少,直到完全不再需要苏联专家。
两个革命之间: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 马意莉/65
中国与苏联两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差别令中国留苏学生处境尴尬。留学生不仅发现作为社会主义样板的苏联并不完美,而且自己被赋予的重任令他们很难在已经比较成熟的苏联找到合适的定位。
政治认同:1950年代中国与苏联、东欧的文化交流 傅朗/93
社会主义阵营内文化交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宣扬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而具体的运作与表现却恰恰体现了其集团内部所具有的等级结构:苏联占有核心地位,东欧国家和中国则位于边缘。这种等级结构决定了社会主义阵营最后走向分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教育小说与两代中国读者 何冬晖/114
随着中苏关系与中国国内政治气氛的变化,这部著作对于读者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从公共阅读到私人阅读;从被当作教育青少年向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经典,到掘出官方在引进这本书时想要极力消灭的东西——比如保尔和冬妮娅的恋情。
苏联电影的引进及其对塑造毛泽东时代中国的意义 陈庭梅/142
1950年代,中国官方强调的是苏联电影对普通民众的教育作用:培养人民对社会主义苏联的向往;中苏分裂期间,有关十月革命和列宁的苏联电影则被官方当作批判苏联“修正主义”的有力武器。
橡胶合作:中苏经济关系的个案研究 姚昱/168
与工业领域的合作项目表现为苏联对中国的单向援助不同,中苏橡胶合作是双向的。中苏经济合作关系的兴衰一般取决于中苏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变化,但中苏橡胶合作这一个案说明,从技术角度讲,中苏经济合作本身也有难以克服的障碍。
援助和限制: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方针(1949~1960) 沈志华/206
苏联之所以后来会向中国人打开核武器援助的大门,是赫鲁晓夫在国际共运和国内政治的斗争中获取毛泽东大力支持后所给予的回报。这注定了中苏之间的核武器合作不会一帆风顺,而核武器所具有的敏感性与重要性又注定它会在中苏关系的演变中起到核心作用。
苏联专家与中国军校的创办:对军事工程学院档案的考析 赵阳辉、朱亚宗/245
从学院的选址到办学方案、组织编制、招生规模,从系科设置到教学制度的制定、教学大纲、教材以及研究生培养等最重要的办学要件,都是苏联顾问、专家以苏联军校教育模式为指导、为基础而制定的。
与中苏争夺第三世界:1958~1959年铁托的亚非之行 周万/266
因为担心铁托会掌握亚非国家不结盟运动的主导权,中苏都十分重视1958~1959年铁托的亚非之行。苏联的“和平共处”外交方针与铁托宣扬的“不结盟”运动存在着一致性,而中共的“世界革命”理论及成为亚非革命运动领袖的愿望则与铁托的活动针锋相对。
1960年代苏联对发展中世界的政策与中国的挑战 杰?弗里德曼/300
由于在第三世界的影响落后于中国,苏联不仅调整“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并提出了“全民民主”理论,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更在宣传、经济援助、意识形态与军事援助等方面对中国发动了反击。
苏联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的计划及对华策略 安?耶杰姆斯基/325
苏联十分希望能够参加这次会议,以加强亚非国家对苏联的认同并树立苏联在亚非世界中的领袖地位。但考虑到中国一直反对苏联参加这次会议,莫斯科的态度既积极又谨慎,并曾设想与中国进行建设性的合作。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戴超武/346
苏联重视不结盟运动领袖国印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但中印边界冲突涉及中国的根本利益,而中共领导人对世界局势和印度领导人的看法较为激进,双方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中印边界冲突在中苏分裂中起了重要作用。
苏中和解的最后尝试:对最新解密俄国档案的解读 普罗祖缅希科夫/374
两党之间的分歧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其中之一的“分歧的制造者”走下政治舞台都没有能带来所期望的苏中关系的变化,结果是双方关系继续恶化,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党的关系完全破裂。
失去的机遇?——赫鲁晓夫下台后中苏实现和解的新尝试 李丹慧/391
就毛泽东而言,与其说是寻求与苏共和解的新尝试,不如说是为中共继续沿国际共运的轨道前进做最后的努力。即如果苏共新领导人能够改弦更张,则中共将留在国际共运内,引领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沿着毛认为的正确路线前进,否则中共将另起炉灶。
不期而遇的局面:1969年中苏美三角关系论析 吕德良/422
面对当时中美苏三者之间彼此互相敌对的危险局面,直到1969年中美苏任何一方都受制于国内政治和体制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对这一困局的突围。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则以一种偶然的和不可预料的方式导致了中美缓和、联手抗苏的局面的形成。
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提出的背景探析 杨奎松/457
毛泽东不仅牢记和美国之间根本利害关系的不同,而且时时会因为自己在对美问题上的退让而表现得极度敏感。这决定了他不得不很快提出一个旨在使自己能够继续区别于美苏的所谓“三个世界”的观点,用以维系中国在美苏冷战格局下独树一帜的自主形象。
中苏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中国与东中欧关系 王俊逸/48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被中苏认为是调整双边关系的重要中间人和试验场。这种考虑以及东欧对苏联态度的重视,决定了中国与东欧的关系受制于中苏关系的演变,尽管中国与东欧较早进行了关系改善,双方在经济改革等问题上存在着共同点。
1980年代早期苏联对中国政策延续和变化的压力 魏丽莎/507
苏联的一些开明学者和官员呼吁中苏关系的正常化并认同中国的经济改革,但因反华而登上政治舞台的外交精英与保守派官员既对中苏缓和不抱希望,又反对国际共运的新变化,更对中国的经济改革持批判态度,致使苏联在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上行动迟缓。
苏联外交机构的干部更替与对华政策转变(1985~1986) 谢?拉钦科/525
1985~1986年这次大规模的干部更换创造了对外政策制定中改革者的羽翼。外交政策“新思维”,包括与亚洲相关的各方面政策的产生,使戈尔巴乔夫可以有赖于此寻求鼓舞。改革者羽翼的核心由因各种原因而与戈尔巴乔夫有私人关系的人组成。
“告别冷战”:中国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涵义 牛军/538
历史就是如此地富有戏剧性:中国是通过同苏联结盟而卷入冷战,在40年后又通过同苏联实现关系正常化而彻底退出冷战。决定中国在中苏关系正常化道路上的步伐的是中国领导人对国内因素的考虑,一些外部事件只是起了次要作用。
作者简介/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