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节日介绍老鼠节是河北南部冀州深泽一带的传统节日。冀州正月十二过“老鼠节”这一奇特的民俗由来已久,近年来,电视片《正月十二老鼠节》在中央电视台及包括台湾在内的多家电视台反复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

节日特点农历正月十二早晨人们要拿棍子敲各屋旮旯,诅咒老鼠。

早饭过后,妇女要用红绳或红布把剪子捆包起来,不能听到类似老鼠咬东西的咔嚓声。

中午家家都要包饺子,谓之“捏老鼠嘴”。

下午举办热闹的给老鼠娶亲活动。

晚饭熬棒子面或小米面粥,意思是迷住老鼠眼睛,让它看不清东西。

在晚饭之后,家家户户还要炒花生,意思是炒(吵)聋老鼠的耳朵。吃过晚饭,伴随着震耳的锣鼓声,人们在村边把从家家户户收来的旧鞋(邪)垒成的一个个“老鼠洞”点燃,意为“抄老鼠窝、烧邪”,中间还要插上芝麻秸秆,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同时燃放鞭炮,意为把没有被烧死的老鼠吓得屁滚尿流!在火上烤手,据说可以防治冻伤。吃在火焰上烤的干粮,据说能祛邪。最后孩子们把点燃的火把向村外扔去,寓意把结了婚的老鼠娶(驱)到村外。

往年活动40年代末,人民政府每年正月十二要组织乡间的文艺团体到县城演出。尤其是80年代后,有组织,有领导,经周密筹备,调集各乡镇宣传队汇演。各村群众到县城看热闹,各乡镇宣传队伍统一行动,从10点起,纷纷上街献艺,锣鼓喧天,鼓乐齐奏,载歌载舞,热闹异常。观众首先看到的是展示各乡镇一年来工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成绩的大型展牌。文艺节目丰富多彩,观众人山人海。同类节目对台演出,演戏剧,比吹歌,玩狮子,比武术,敲大鼓,踩高跷等。演出时而博得观众的叫好声,晚上还要组织焰火晚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