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大洋洲所罗门群岛海域的爆火鱼,以“爆火星”而闻名。每当它们成群结队穿梭遨游时,它们的身躯便会相互碰撞和摩擦,“嚓,嚓”地爆出火花来,看上去就像正负电极相击时发出的电光。
爆火鱼个体很小,大如手指,指尖,身体扁长,尾部像燕子尾巴似的分着叉,所以人们又叫它“燕尾爆火鱼”。爆火鱼体表粗糙无鳞,上面长着许多灰褐色的颗泣状鱼斑,看上去没有一点儿美感。这种鱼之所以能够相撞爆火,是因为它的体表的鱼斑上有一种能在水里摩擦而发光的荧鳞物质,这种物质可使相互碰撞的鱼体迸溅出光亮的火花。这就是爆火鱼名字的由来。
爆火鱼最喜欢群居,集游式生活,这就使“爆火”的机会不断地出现。当爆火鱼成群结队地在海洋中游弋的时候,它们爆出的火花十分耀眼,噼啪声此起彼伏,给大海平添了奇异的景观。所以爆火鱼越聚集成一团,那种“爆火”的景色就越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