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八卦琮式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琮式瓶

【类别】 隐青瓷

【年代】 清乾隆年间

【文物产地】龙泉窑

【文物现状】流传于世

隐青瓷琮式瓶:外方10X10厘米、内圆径8.5厘米、 高22.3厘米(颈、足高均2.6厘米) 厚0.5厘米

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瓶身四面有凸起的太极八卦纹,即每面上下两组长短搭配的横线,中部以凸出的太极图隔开,此瓶通体施粉青釉,精修的足圈边缘露胎处,显现火石红痕。此瓶造型典雅庄重,胎体坚致,通体施粉青的玛瑙釉,釉层肥厚莹润,包浆陈古,为乾隆期间龙泉窑仿玉琮瓶中的佳品。

琮式瓶是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式,南宋龙泉窑、官窑等烧制。器呈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当,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明代石湾窑、宜兴窑和清代景德镇窑均有仿制品,当属南宋龙泉窑、官窑烧制的为佳。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或太极八卦纹,故后期称之为“八卦瓶”或“太极八卦瓶”。

此瓶的纹饰—太极八卦纹是典型的瓷器装饰图案之一。相传伏羲创八卦图,八卦分据八方,居中的则为太极图。《易经 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中均有装饰八卦纹的器物。

琮式瓶型出现于南宋,是龙泉窑、官窑仿照远古新石器时代玉琮并加以变化而烧制的特殊瓶式之一,但当时的器形高大,最高者可达40~60厘米,而进入明清时期的各式琮式瓶的高度均降至16~28厘米左右了。此件整体造型比例匀称、器形周正、古朴神雅,外壁模印凸起的太极八卦图案。反映了源于中国的典型道教元素,更体现了“承天象地、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