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利纳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古斯塔夫·利纳特 [Gustav Adolf Lienert 1920.12.13-2001.05.08],德国心理学家,出生于前捷克斯洛伐克,逝于德国马尔堡。

他在前捷克斯洛伐克接受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斯大林格勒负过伤,1945 年成为美军的战俘。1946 年被释放后,在因斯布鲁克大学学习,1950 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然后曾执教于马尔堡大学、汉堡大学、杜塞尔多夫大学和埃朗根 - 纽伦堡大学。

20 世纪 70 年代,利纳特已经成为科尔盖特大学的一名教授。他对心理学的研究始于 1947 年,当时他还是一位业余爱好者。战后,利纳特帮助他的国家重新确定了德国心理学的范围和方向。他写过一本有关诊断方法的德文教科书,还出版过国际上著名的有关非参数统计方法的三卷本著作。

1976 年利纳特当选为国际生物统计学学会(德国地区)的主席。1980 年,当他 60 岁时,他的同事和遍及世界各地的学生为庆祝他的生日,专门出版了一本《纪念文集》。与此同时,学术界向这位“在德国心理学界重新开展动物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赠送了一本题为《2000 年的实验心理学》的国际专题论文集。他除了赢得“非参数利纳特”的绰号外,还参与了在酒精和麦角酸二乙基酰胺作用下因智力退化而造成的返童现象的假设研究。他运用二分变量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假设的特质进行打分的方法;运用类型的人格理论,而不是维度的人格理论,创造了将人进行归类的结构频率分析法(CFA)。在他的启发倡议下,1968 年结构频率分析法开始被人们作为一种推理的方法加以应用,而后来的一些文献,主要是英文版的《生物统计学杂志》,则大大地推动了对这种方法的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