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命名夏代祥、徐仲勋1979年命名,夏代祥1983年公开发表。命名剖面位于西藏申扎县永珠乡以东约12 km的昂杰山下拉一带。

沿革1981年,林宝玉根据岩性和生物群把下拉组解体成下部的日阿组和上部的下拉组,分别代表下二叠统的下部和上部。1985年,张正贵等则把下拉组划分为上部的卓布组和下部的下拉组。1986年,夏凤生、章炳高等研究了命名剖面后指出,下拉地区日阿组底部紫红色生物碎屑灰岩夹砂页岩与永珠地区昂杰组顶部属于同一地层,日阿组的岩性和生物群面貌与林氏狭义下拉组无法区分,卓布组与下拉组均不宜成为独立的岩石地层单位。本典不采用日阿组和卓布组,而把日阿组的底部归昂杰组,其余属下拉组。

特征由含燧石团块的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紫红色生物碎屑灰岩组成。与下伏昂杰组整合接触,上覆地层为白垩系。厚700余米。含较多的生物化石,蜓类 Chusenella,Nankinella,Verbeekina;腕足类 Purdonella,Tschernyschewia, Dictyoclostus,Pugnax,Costiferina,Chonetinella;珊瑚 Asserculinia,Cyathocarinia, Iranophyllum, Axpinnophyllum, Praewentzelella, Ipciphyllum, Wentzelellites;非蜓有孔虫Pachyphloia, Hemigordiopsis等,其面貌与特提斯地区茅口组动物群相似。时代为中二叠世晚期。该组分布于申扎县一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