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次胡少参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艾草次胡少参韵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学体裁】五言诗[1]

作品原文艾草次胡少参韵

艾草莫艾兰,兰有芬芳姿。①

况生幽谷底,不碍君稻畦。

艾之亦何益,徒令香气衰。

荆棘生满道,出剌伤人肌。

持刀惧触手,睨视不敢挥。②

艾草须艾棘,勿为棘所欺。[2]

作品注释①艾草:割草。艾,同“刈”。

②睨视:斜着眼看。[2]

作品译文除草莫伤着兰花哟,兰花香气芬芳姿态优雅。

何况她生长在幽静的山脚下,不会妨碍田土里种的庄稼。

伤了她有什么好处呢?只能使香气衰减不再芬芳。

荆棘长满了道路,生出的剌会剌伤人的身体。

拿刀砍它害怕伤了手,斜眼看着不敢把刀举。

除草要砍剌哟,不要反被剌来欺。[2]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兰花实是作者自己,以兰花被伤抒发被贬的感叹。诗中的荆棘,是恶势力的代表,诗人认为对恶势力不能害怕,要作斗争,除恶不尽反而会受到伤害。[2]

作者简介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传习录》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