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栗树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地层名称:黄栗树组

英文:Huanglishu Fm

阶代码:∈1

命名朱兆玲等1964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安徽省全椒县北西18 km的黄栗树。

特征下段下部为灰黑色薄层硅质泥岩夹硅质页岩,灰色含泥质硅质页岩及含泥质硅质岩,底部发现有单板类化石 cf.?Mobergella ?sp.;中部为泥质硅质岩及炭质页岩夹石煤层,含少量顺层分布的磷结核;上部为灰白微带紫红色千枚状页岩,含海绵骨针化石? Protospongia ?sp.,在滁州市琅?林场此层夹有少量灰岩透镜体,产三叶虫?Hunanocephalus? sp.。上段为黑色绢云母硅质页岩、粉红色泥质硅质页岩夹薄层灰岩和灰岩透镜体,在上部灰岩透镜体含三叶虫?Eodiscus? sp.和Probowmaniinae亚科三叶虫,总厚224 m。时代为早寒武世。与上覆杨柳岗组整合接触,与下伏震旦系灯影组似为整合接触。该组的沉积反映了当时水流不畅、缺氧的环境。分布于安徽省全椒县、滁州市琅玡山区、巢湖市拓皋等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