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加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地层名称:科加群

英文:Kejia Gr

阶代码:Z-∈

命名西藏地矿局1987年命名,见于1∶100万噶大克幅地质报告。命名剖面位于西藏普兰县科加。

特征主要由一套浅海相浅变质的含钙砂泥质细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成,下部主要为方解绿泥长石片岩、绿泥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等,原岩为含钙细碎屑岩,厚度大于650 m;中部为板状、片状细晶灰岩、砂质灰岩,近岩体处为透辉方柱石大理岩,原岩为含泥质碳酸盐岩,厚度大于600 m;上部主要为钙质板岩、千枚状板岩,原岩为钙质泥岩,厚度835 m。与下伏前震旦系聂拉木群呈断层接触,与上覆奥陶系达巴劳群呈整合接触,总厚1985 m。该群分布在北喜马拉雅区,东起普兰县科加向西经玛那山口至扎达县古浪,然后延入斯匹提地区,呈南东—北西、北北西向展开,其中以普兰科加出露最好。东延到日喀则幅称肉切村群,岩性主要为含钙质细碎屑岩,具浅—中等变质程度,未见碳酸盐岩沉积。根据岩性、层位及其上、下接触的地层来看,该群时代为震旦—寒武纪。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