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拉沟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地层名称:渣拉沟组

英文:Zalagou Fm

阶代码:∈1.

命名中国科学院黔南地层队1959年命名,1963年发表。命名剖面地点在贵州省三都县城东渣拉沟附近。

特征以黑色含磷及沥青质页岩为主,夹灰色硅化很深的灰岩,向上逐渐成为黑色炭质页岩,形似石煤。与上覆中寒武统都柳江组整合接触,与下伏南沱组冰碛层为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厚144 m。该组是一套在还原环境下的沉积,化石非常稀少。都柳江南岸(贵州区测队,1965)该组岩性为黑色炭质页岩,富含黄铁矿结核,风化后呈红褐色,上部夹砂质页岩透镜体,含海绵骨针? Protospongia ?sp.,厚91 m;其下伏地层为留茶坡组的黑色薄层硅质层,顶部含磷结核,这层即是命名剖面内渣拉沟组下部黑色含磷的页岩,贵州区测队将其划归留茶坡组,这样该组与下伏留茶坡组则为整合接触。该组分布于黔南等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