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名】桑蓑蛾
【为害作物】桑树
【为害分布】桑蓑蛾的寄主植物除桑树外,尚有柞树,是桑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等省、直辖市均有发生和为害。以其幼虫食害桑芽和叶肉,发生严重的把桑叶食光,有的食树皮,影响光合作用,阻碍养分和水分输送,造成桑叶产量降低,质量变劣。
【危害症状】桑蓑蛾以其低龄幼虫为害桑芽和叶肉,残留表皮,致叶面形成很多透明斑,成长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把桑叶吃光,有的啃食树皮,并能吐丝接连小枝、枝皮及叶作成护囊,潜伏其中咬食叶片,该虫喜集中为害,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叶产量降低,叶质量下降,最终导致蚕业生产受阻。
【病虫形态】桑蓑蛾属鳞翅目,蓑蛾科昆虫。以树皮和叶作成的。护囊:圆筒形,枯褐色。成虫:体长10~11mm,雌成虫无翅,浅黑色,蛆形,各节具肉状突起,胸部生一深褐色纵纹通至第一腹节。雄虫有翅,体被黑鳞毛,前翅基部、后翅近翅基2/3处均密生黑色鳞毛,其余部分透明,膜质。卵:长0.8mm左右,宽0.6mm,椭圆形,浅黄色,末龄幼虫:体长14~20mm,头部较大,浅黄色,其上散生的暗黑纹不规则,胸部白黄色,背面具暗黑色纵纹6条。腹部暗绿色。胸足暗褐色,腹足仅留痕迹,具尾足。蛹:雌纺锤形,长14~18mm,深褐色,无翅芽和触角;雄蛹深褐色,长13mm。
【发生规律】桑蓑蛾年发生1代,多以卵在护囊中越冬,也有以幼虫越冬的,翌年5月上旬越冬卵孵化为幼虫,为害芽、叶;以幼虫越冬的3月间寄主发芽展叶期即开始为害。6月间老熟幼虫化蛹。蛹期15~20天,6月下旬至7月羽化成虫,雌成虫仍在蓑囊中,雄成虫飞来交尾、产卵在蓑囊内,每雌可产卵4余粒,以卵越冬。以幼虫越冬的,卵期12~13天,幼虫孵化后爬出蓑囊,爬行或吐丝下垂传播,在枝叶上吐丝结蓑囊,常数头在叶上群居食害叶肉,随幼虫生长,蓑囊逐渐扩大,幼虫活动时携囊而行,取食时头、胸部伸出囊外,受惊扰时缩回囊中。经一段取食便转至枝干上越冬。
【防治方法】桑蓑蛾的防治应进行综合防治,在农业防治和农药防治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和利用昆虫天敌。(1)在进行桑园管理时,发现虫囊及时摘除,集中烧毁。(2)注意保护昆虫天敌,如蓑蛾疣姬蜂、松毛虫疣姬蜂、桑蠖疣姬蜂、大腿蜂、小蜂等寄生蜂天敌昆虫。(3)掌握在幼虫低龄盛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90%巴丹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250倍液、10%除虫精乳油30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1000~1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2000倍液、50%二溴磷乳油1000倍液、50%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