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祭拜结束后,会将汤团沾一、二个在门户器物之上,即所谓“饷耗”。高拱干修“台湾府志”中的记录有“门扉器物,各沾一丸,谓之饷耗。”这虽是清代的习俗,但却仍存留在我们民间的社会里。
补冬:在王诗琅所编艋胛岁时记中有关“补冬”的记载如下:“有的宰鸡杀鸭炖八珍,有的买羊肉和乌枣炖食,贫户则以福眼肉(龙眼干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谓此日食补品,与身体特别有益。”现代人到冬天常见街上有“红面番鸭”、“姜母鸭”和各式各样的“羊肉炉”(土羊肉或洋羊肉,台湾式或外国式的)。不就是以前家中冬天的补品,一般人繁忙,没时间炖煮,方便大家进补啊!这些补品都是较烈(热)的食品,不宜吃太多,会造成流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