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茶树改良中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家茶树改良中心[1]于2003年经农业部批复,2004-2006年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建设,2006年通过竣工验收,2008年1月开始正式运行。其宗旨是通过科研创新和服务,建立起育种材料创新、育种材料评价和扩繁示范三大体系,为全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品种支撑。经过多年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育种温室、快繁温室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标:根据全国茶产业和育种发展的需要,以育种材料创新和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为主,兼顾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品种的选育,加强与各育种单位的交流与联系,成为全国茶树育种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和信息中心。达到基础设施精良配套、运行机制开放高效、服务全国茶树育种和产业发展的目的。计划通过5-10年的运行和进一步完善,国家茶树改良中心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形成密切合作、分工明确的全国茶树育种新体系,使本中心成为我国茶树资源保存与创新中心、新品种选育中心、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人才培训与国际合作中心。基本满足国内育种单位对技术、信息和人才的要求,为我国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我国的茶树资源与育种研究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任务:

·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交换;

·茶树育种材料创新研究;

·茶树育种新技术与方法研究;

·面向长江流域开展茶树新品种选育;

·为全国茶树育种机构提供育种材料、信息;

·开展茶树育种国内外合作、学术交流及培训。

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有较强的研究队伍。目前共有固定研究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3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7人。还有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客座研究人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