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名称】《示襄禅者》
【年代】宋代
【作者】慈受怀深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示襄禅者
古人得后便休休,茅屋青灯百不求。
遮眼漫将黄卷展,不风流处却风流。[1]
作品译文古代的贤人
得道以后
就做罢休,
住在那茅草屋中
点着昏暗的油灯
百无一求。
为了遮眼
拿来佛经黄卷
信手翻阅,
虽说这样
不是风流之处
却最得风流。[1]
作品简析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得道之后就罢休,能掌握住适可而止的分寸。因为物极必反,贪多务得,本来已得也要失去。标志着悟道者那种甘于清淡的生活志趣。
要想得到佛法,必须保持空旷的心胸,不要有任何先入之见。而读书往往形成先入之见,破坏这种心境。可见不读书也是为悟道做准备。[1]
作者简介慈受怀深
(1077—1132)宋代云门宗僧。字慈受。世称慈受禅师。寿春府(今安徽)六安人。崇宁(1102—1106)初,谒长芦崇信于嘉禾(浙江嘉兴)资圣寺,并嗣其法。其后奉敕住于江苏焦山、洛阳慧林寺。靖康之变后,师二度请辞,退居洞庭包山,“退步”偈就是在这段时期的作品。遗有《慈受深和尚广录》四卷行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