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本城,永正元年(1504),岛立贞永筑,原名深志城。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是日本的十二座现存天守之一,并与姬路城、犬山城、彦根城同为四座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的古城。
历史松本城的前身是深志城。室町时代初期,足利尊氏的家臣小笠原贞宗任信浓守护时,建筑了此城。

天文17年(1548)甲斐的武田信玄击败林城的小笠原长时,在将此地作为从东信浓挺进北信浓的据点。深志城的规模渐渐扩大,这段时期木曾义昌、小笠原贞种、小笠原贞庆、小笠原秀政分别担任过深志城的城主。武田氏没落后,继承父祖之地小笠原贞庆,将深志城改名为松本城。
天正18年(1590)丰臣秀吉灭亡了小田原的北条氏,进入关东,将此城转封石川数正。其后丰臣领有8万石俸禄的数正,开始着手建筑五层六阶的天守。直到数正之子康长时代终于完工(就是现存松元城的原型)。天守所采用的月见=辰巳橹是江戸初期増筑。
其后,经历了小笠原氏、戸田松平氏、堀田氏、水野氏,直到享保11年(1726)松平(戸田)光慈作为最后一个城主,迎来了明治时期。
结构松本城为典型的平城。本丸、二之丸、三之丸城郭大致上呈方形。天守设置在本丸西南部,并以缺少北部的凹型二之丸加以包围,外面再以四方形的三之丸整个围住。在现存及可考证的日本古城之中,松本城是唯一将月见橹(月见橹就是用来赏月的角楼)建在天守建筑群中的。
创建过程十六世纪初,信浓国守护小笠原氏先在此地盖了宅邸,一五五○年遭甲斐国武田信玄侵攻,小笠原氏没落,武田信玄再大规

模地重盖为城堡形式,并建构了城下町。
一五八二年,织田信长歼灭了武田氏,但随后信长也在本能寺毙命,信浓国陷于混乱。之后小笠原氏在德川家康的支援下,收复了旧有领地,把城堡改名为松本城,并将城下町区分为武士住宅区和町人住宅区,这才形成近世城下町的规模。
然而,丰臣秀吉平服了小田原的北条氏,统一天下后,德川家康被赶到穷乡僻壤的东国,小笠原也被移封至下总国古河(茨城县),城主换为石川数正,也就是日后的信浓松本藩初代藩主。
德川家康成为今川氏人质的少年时代,跟在身边同甘共苦的股肱正是石川数正,他本来应该可以成为德川家臣团的总管。只是在家康与秀吉对打的“小牧˙长久手合战”之际,肩负和解交涉重责的石川,不知是听了秀吉的甜言蜜语还是另有苦衷,竟然带着所有家臣投奔至秀吉门下,导致德川军深受打击,不得不将军制改为武田流。总之,石川数正是在变节后两年的一五九○年,以十万石战国大名身分进入松本城。
石川数正成为松本城城主后,打算重建城堡与城下町,无奈奉秀吉之命于两年后加入侵略朝鲜的“文禄之役”大军内,结果病死在肥前国(佐贺县)名护屋阵地。长男石川康长继位后,才正式动手建筑城堡并营造城下町。
“关之原合战”时,石川康长虽然附属德川军,跟随德川秀忠攻打上田城的真田氏,却由于德川家臣团忘不了他父亲的叛变,待一六一三年发生“大久保长安事件”(金山贪污事件)后,基于石川家跟大久保家是亲戚关系,家康便以大规模营造不合身分的城池、领地隐匿罪为由,把他放逐至豊后国(大分县)佐伯。
继任藩主是之前的小笠原,三年后,藩主又换人……直至一六三三年,家康的孙子松平直政(家康的次男松平秀康的三男)成为藩主后,由于直政跟德川幕府三代将军家光是堂兄弟,不用顾虑德川家的眼光,终于可以大摇大摆地重建城池。目前的松本城大小天守和各座橹,都是在松平直政藩主在任期间完成。
明治四年(一八七一)“废藩置县”令实施后,筑摩县(长野县和歧阜县各一部分,一八七六年消灭)于翌年公开拍卖松本城天守,结果由个人以二百三十五两价格得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