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腰间插雄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出塞曲·腰间插雄剑》

【年代】南宋

【作者】张琰

【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出塞曲

腰间插雄剑,中夜龙虎吼。

平明登前途,万里不回首。

男儿当野死,岂为印如斗。

忠诚表壮节,灿烂千古后。[1]

作品译文腰间插着一把宝剑,半夜发出龙虎般的怒吼。黎明时,登上征途,昂然向前,万里不回头。好男儿理应战死沙场,哪里是由于高官厚禄的引诱?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壮节,让它光耀于千古之后。[1]

作品鉴赏扬州当南北要冲,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为抵抗异族入侵,于此皆有壮烈之举。南宋名将李庭芝,明末史可法均在扬州殉国,至今有祀。此诗的作者,即为扬州人氏,且为李庭芝部下,殉于扬州守城之役,于此诗中可见其刚烈之气和报国之志。

当代李济阻评曰:这首采用乐府古题写成的军旅生活诗,上继汉魏以来征戍诗作的优良传统,活现出一位以身报国而不计较个人名利、勇猛顽强、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英雄形象,读来慷慨悲壮,大有盛唐边塞诗的气势。但是,诗中又有以身殉国的明确表示,因而又具有南宋末年特殊的时代气息。(《宋诗鉴赏辞典》第1335页)[1]

作者简介张琰

(?-1276)南宋诗人。字汝玉,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有节概。补州牙兵。随淮东制置使李庭芝溃围,元兵追及,战死。事见清《重修扬州府志》卷四九。[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