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1]2010年设立,简称:CCF终身成就奖,授予70岁以上、在计算领域作出卓越成就与贡献、被业界广泛认可的老科学家。

2011年1月22日,2010CCF终身成就奖在北京隆重颁发,学会理事长李国杰院士向张效祥院士和夏培肃院士(学生胡伟武研究员代表领奖)颁发了奖杯和证书。获得首届CCF终身成就奖的张效祥和夏培肃是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德高望重。张效祥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并先后组织领导和亲自参加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计算机的研制。夏培肃在1960年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并在高速计算机的研究和设计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还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计算领域人才。

2012年1月7日[2],以“责任、创新、奉献”为主题的2011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颁奖大会在京举行。会上颁发了2011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计算机软件开创者之一、南京大学教授徐家福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杨芙清获2011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1965年,徐家福领导的由南京大学与华东计算所组成的研制组,在国内自行研制的J-501机上完成了中国第一个ALGOL编译系统,是我国最早的两位计算机软件博士生导师之一,并培养出我国第一位软件学博士。杨芙清是中国软件领域奠基人之一,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150机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CCF名誉理事长李国杰在会上透露,2005年至今,中国计算机学会先后设立了12项奖励项目,并且坚持同行推荐、评价、信息公开,保障了评奖的公平和公正,其中CCF王选奖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已在业界产生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