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zhú yí ㄓㄨˊ ㄧˊ

逐夷

(1).即鱁鮧,河豚肉。《南齐书·良政传·虞愿》:“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钵盛蜜渍之,一食数钵。”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齐书·虞愿传>后》:“盖鯸鮧,河豚白。蜜渍久藏之,使宣味不失,故起腹气。贫家不易得。鯸鮧误为鱁鮧,又作逐夷。”

(2).腌鱼肠。 唐 陆广微 《吴地记·逐夷》:“夷人闻王亲征不敢敌,收军入海,据东沙洲上。 吴 亦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一月。属时风涛,粮不得度。王焚香祷天,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遶 吴王 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夷人一鱼不获,遂献宝物,送降款。 吴王 亦以礼报之,仍将鱼腹肠肚,以咸水淹之,送与夷人,因号逐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