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原作名: Prefaces to the Experience of Literature图书封面
作者: [美国] 莱昂内尔·特里林
译者: 余婉卉 / 张箭飞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名家文学讲坛
ISBN: 9787544715621
内容简介这部批评经典,如同一场精彩的文学史之旅,从古希腊戏剧家到当下,一路陪伴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博雅的智慧之一。阅读这本书,也就相当于聆听哥伦比亚大学最著名的文学教授讲授的一门英语系概况课程。
作者简介莱昂内尔·特里林(1905—1975),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与社会文化批评家,生前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资深文学教授,“纽约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成员。特里林结合了专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以独到的道德视角、优雅沉稳的批评风度以及大量富有说服力的批评著述在理论流派纷繁复杂的美国批评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被称为二十世纪中期美国青年一代的思想导师,对当代批评影响甚大。其代表作有《自由的想象》、《弗洛伊德与我们的文化危机》、《反对自我》、《超越文化》等。
目录目录
前言
导言
1、 戏剧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威廉•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
· · · · · · (更多)
目录
前言
导言
1、 戏剧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威廉•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
亨利克•易卜生:《野鸭》
安东•契诃夫:《三姊妹》
萧伯纳:《医生的困境》
路伊吉•皮兰德娄:《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
威廉•巴特勒•叶芝:《炼狱》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伽利略》
2、 小说
纳撒尼尔•霍桑:《我的堂伯,莫里纳少校》
赫尔曼•梅尔维尔:《缮写员巴特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大法官》
列夫•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珍宝》
居伊•德•莫泊桑:《迪舒》
安东•契诃夫:《仇敌》
亨利•詹姆斯:《小学生》
约瑟夫•康拉德:《秘密的分享者》
詹姆斯•乔伊斯:《死者》
弗兰茨•卡夫卡:《猎人格拉库斯》
D.H.劳伦斯:《请买票》
E.M.福斯特:《离开科罗诺斯之路》
托马斯•曼:《错乱少年愁》
伊塞克•巴别尔:《敖德萨故事》之《德•葛拉索》
伊萨克•迪内森:《年轻水手的传奇》
欧内斯特•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威廉•福克纳:《谷仓燃烧》
约翰•奥哈拉:《夏日》
莱昂内尔•特里林:《此时彼处》
阿尔贝•加缪:《客人》
伯纳德•马拉默德:《魔桶》
3、 诗歌
佚名:《爱德华》
托马斯•怀亚特:《她们离我而去》
约翰•多恩:《别离辞•节哀》
约翰•弥尔顿:《利西达斯》
安德鲁•马维尔:《致他羞答答的情妇》
亚历山大•蒲柏:《人论》第一札
威廉•布莱克:《虎!虎!》
威廉•华兹华斯:《决心与自立》
萨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忽必烈汗,或一个梦境:残篇》
乔治•戈登•拜伦爵士:《唐璜》第二章节选
珀西•比希•雪莱:《西风颂》
约翰•济慈:《夜莺颂》
马修•阿诺德:《多佛海滩》
沃尔特•惠特曼:《永远摇晃的摇篮之外》
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铅般回声与金般回声》
艾米莉•狄金森:《“去告诉它”——怎样一个消息》
威廉•巴特勒•叶芝:《驶向拜占庭》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荒原》
罗伯特•弗罗斯特:《既不远,也不深》
E.E.卡明斯:《父亲穿越爱的末日》
W.H.奥登:《纪念弗洛伊德》
罗伯特•洛威尔:《献给为联邦捐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