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瓢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名称 茄十二星瓢虫

学名 Henosepilachna pusillanima

目名鞘翅目

科名瓢虫科

外观特征茄十二星瓢虫体长7~8mm。外形较圆,前胸背板具1至4枚黑斑;翅鞘前方4枚黑斑的中央2枚较向后偏。本种亦近似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十二星个体,但该种前胸背板黑斑可达7枚,翅鞘末端较尖狭,且翅鞘前方中央2枚黑斑更向后偏。

生态习性 茄十二星瓢虫分布在台湾,生活于平地、低海拔地区;茄十二星瓢虫生活于草丛环境,属于植物性昆虫,是昼行性昆虫。

“星”不同是种类不同,不同种类大都吃蚜虫。吃蚜虫的我们称为益虫。

益虫: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一星瓢虫、十三星瓢虫、赤星瓢虫、大红瓢虫等;

害虫:十二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

益虫无论幼虫还是成虫,都能吃蚜虫。

瓢虫是一种吃介克虫、蚜虫等害虫的昆虫。

瓢虫,在昆虫学上属于鞘翅目瓢虫科。因为它的形状很象用来盛水的葫芦瓢,所以叫瓢虫。瓢虫的身体很小,只有一粒黄豆那么大。它是一种象半个圆球那样的小甲虫,坚硬的翅膀,颜色鲜艳,还生有很多黑色或红色的斑纹,讨人喜爱,在我国有的地区叫它“红娘”,也有些地区叫它“花大姐”。

瓢虫有两层翅膀,外面的一层已经变成硬壳,只起保护作用,所以叫做鞘翅。鞘翅的下面还有一层很薄的软翅膀,能够飞翔。瓢虫主要是益虫,也有少量的害虫,常见的益虫: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一星瓢虫、十三星瓢虫、赤星瓢虫、大红瓢虫等,十二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都属于害虫。

益虫无论幼虫还是成虫,都能吃蚜虫、介克虫和壁虱等害虫。这些害虫在植物的茎叶上繁殖生长,吸吮植物的汁液,致使花蕾脱落果实减少,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瓢虫找到蚜虫等害虫密集的地方,挨个儿把蚜虫一只又一只的吃掉。一只瓢虫平均一天能够吃掉一百多只蚜虫。其幼虫也是吃蚜虫的能手,利用瓢虫来防治害虫,已有很久的历史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