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 名】:牛皮凤尾草、大石韦、石莲姜、岩莲鸡尾(《四川常用中草药》)、大鱼刀(《湖南民间药物资料》)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及湖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拉丁名】:原植物光石韦Pyrrosia clavata(Bak.)Ching
【考 证】: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性状]
多扭曲而皱缩。完整叶片呈条状被针形,长20~60cm,宽25~40mm,顶端渐尖,基部狭楔形;上面浅棕色,无毛或偶有星状毛和小凹点,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毛或近无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侧脉不明显,小脉单一或者二叉。叶柄长10-15cm,近无毛或疏被星状毛。孢子囊群圆形,布满叶片下面的上半部,无盖,成熟时彼此汇合。革质。气微,味淡。
【性味】苦;酸;凉
【归经】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止咳;止血。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小便不利;热淋;沙淋;颈淋巴结核;烧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各家论述】
1.《四川常用中草药》:除湿,泻肺热,利小便。治咳嗽、吐血、小便不利
2.治瘰疬。(四川)
【鉴别】
(1)薄层色谱 取石韦、庐山石韦、华北石韦、有柄石韦粉末各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3:1)适量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浓缩提取液至2.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4种供试品溶液及里白烯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青岛)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上行展开,取出晾干,喷5%磷钼酸乙醇溶液,120℃烘10min,供试品层析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以同样方法进行薄层色谱,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用正己烷-丙酮(5:1)展开,喷5%浓硫酸的乙醇溶液,于120℃烘10min,供试品层析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2)取石韦、庐山石韦、华北石韦、有柄石韦粉末各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取提取液各2ml分置试管中,加镁粉少许,再加浓盐酸1-2滴,除有柄石韦外,其余3种石韦提取液均沿管壁出现粉红色。(检查黄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