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梵音】

(一)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据大智度论卷四,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播,闻而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无量寿经卷下〕

(二)为梵呗之一种。 (参阅‘四个法要’1827)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梵音”解释如下:

【梵音】(术语)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佛之音声亦如是,故三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为梵音。’华严经曰:‘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长阿含五阇尼沙经曰:‘时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其音遍周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数三十二曰:‘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囗@又](仪式)音韵屈曲升降,歌颂佛,讽咏法者,云梵音。又曰梵呗,呗匿。以闻者得净信,而佛听之,在世中铃声比丘,呗声第一。见呗比丘条。魏陈思王曹子建,游鱼山,闻岩谷水声,写之,制梵呗之谱。是为东土梵呗之始。[囗@又]单称读经之声为梵音。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对“梵音”解释如下:

【梵音】1.指佛的声音,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相,即正直、和雅、清彻、清满、周遍远闻,为佛三十二相之一。2.指读经的声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