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砂义勇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所谓“高砂义勇队”是日本殖民统治者当年将台湾少数民族当作奴隶,被日本殖民政权强迫牺牲的“战争炮灰”。其中充满了日本侵略者对台湾少数民族的诱骗和诡计。“高砂”是日文“风景美丽”之意,高砂一语为日本古籍对台湾之称呼。1923年,当时的日本皇太子裕仁(后来的日本天皇)赴台湾巡视,因原住民居住地风景秀丽,遂以“高砂”称呼原住民。1936年台湾总督府宣布把原住民“蕃人”改称“高砂族”。目的在于加强同化,并讨日皇欢心。后来,日军征募大批“高砂”青年入伍,称之为“高砂义勇队”。

1895年,日军侵台占领台湾,51年间,日军共发动了一百六十余次所谓的“剿番战役”。规模最大的几次战役,日军甚至出动万人以上的正规军队,进入深山攻击原住民族部落。在日军执行毁灭性的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下,被攻击的原住民族部落遭逢近乎灭绝的打击,台湾的原住民族在近百年内遭遇了极为悲惨的外来殖民压迫。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又强征原住民族成立“高砂义勇队”共2万余人远赴南洋作战,在1942年到1943年间,台湾少数民族分7到8次,每次几千人到上万人不等,被日本强迫送到东南亚战场。他们被送去的名称大部分都是农耕队,或者是军夫的名称,到了那里就被全部投入战场。因“高砂义勇队”多被派赴战场的第一线,故死伤极为惨重,奔赴战场的少数民族青年当中,很多人都死在了战场,战后生还者仅余1/3人数,且多数成为伤残。

1942年3月23日,台湾“高砂义勇队”从高雄港出发,登陆菲律宾后立即投入战场,歼灭集结在“巴坦”的美军后,参加了柯里基多岛登陆战。“高砂义勇队”冒死强攀悬崖,出其不意潜入美军背后,以投掷手榴弹的方式瓦解美军防御,由于他们表现杰出,是役日军指挥官本间雅晴中将遂赐给台湾原住民士兵“高砂义勇队”的称号。

日本战败后,“高砂义勇队”牺牲同胞的灵位被摆进靖国神社,接受慰灵祭祀。而对于“高砂义勇队”是否应该同日本本国战犯一起安放在靖国神社台湾的原住民团体对此有很大的疑义。

“还我祖灵队”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民意代表“高金素梅”就于2009年8月11日,率领台湾少数民族“还我祖灵队”赴日本靖国神社抗议。“还我祖灵队”约50人首度成功“突袭”进入日本靖国神社正殿前的大广场,要求靖国还我祖灵及日本谢罪赔偿。

高金素梅率领台湾原住民在正殿前高歌“安魂曲”,并要求靖国神社把祖先除名、日本政府反省、谢罪和赔偿。高金素梅一行于上午9时30分左右搭车出其不意地抵达靖国神社,随即高举“要求靖国还我祖灵”等大型横布条标语,浩浩荡荡地列队走向靖国神社的正殿,并高喊口号。靖国神社的警卫人员前往阻挡,企图夺走标语布条,双方发生肢体冲突。高金素梅在正殿前的广场上拿着麦克风义正辞严地大声要求靖国神社,把“高砂义勇队”的台湾原住民除名和停止合祀,并要求日本政府反省、道歉和赔偿。她重申,若日方不归还历史正义,每年将继续来日本进行“还我祖灵”行动。离开现场后,高金素梅在车上对前来采访的台湾媒体表示,由于部分团员想来靖国神社为祖先唱安魂曲,因而临时做出此行的决定。本来是想和平行动,未料靖国警卫动作粗鲁,但团员仍始终坚持原则,只阻止对方动粗而不动手。

她说,过去曾根据日本的规定向警方事前申请前往靖国神社,警方同意“还我祖灵队”在神社内规定地区活动;但是,当团员往往步出旅馆后,就在外面遭到警方以右翼份子太多为由,遭挡在神社外面无法进入。由于日本警方食言的教训,因此这次才会在未有任何事先安排的情况下来到靖国神社。

高金素梅和所有队员为这次突袭靖国神社成功感到高兴和欣慰。她表示,只要靖国不将原住民祖先除名、日本政府不道歉赔偿,今后每年还将率队来日本讨回公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