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成功大学

位于台湾地区台南市的一所岛内顶尖研究型大学,是台湾东区高等教育界的后起之秀,全名“国立”成功大学。2005年超越新竹“国立”清华大学排名第二,仅次于台湾大学,称“台成清交”。

简介成功大学首创于民国二十年正月,原名为台南高等工业学校,卅三年改称台南工业专门学校 ,卅五年二月改为台湾省立台南工业专科学校,由王石安博士任校长,同年十月改制为台湾省立工学院,由王石安博士担任院长。彼时仅有成功校区,“卅九年”增购胜利校区。“四十一年”二月,秦大钧博士接任院长。“四十五年”八月,增设增设文理学院及商学院,并改制为台湾省立成功大学。“四十六年”,由阎振兴博士接任校长。“五十四年”,由罗云平博士接任校长。“五十五年”,增购光复区。“五十八年”,将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及理学院。“六十年”,改制为“国立”成功大学并由倪超博士接任校长。同年增购建国校区;“六十七年”,由王唯农博士接任校长。“六十九年”,夏汉民博士接任长。同年将商学院改称为管理学院;“七十二年”增设医学院,并增购自强校区及敬业校区;尔后又增购力行校区。“七十六年”增购航空太空实验场。“七十七年”,由马哲儒博士接任校长,“八十年”增购自强校区北半部。“八十二年”再增购安南校区。“八十三年”,吴京院士接任校长,是成功大学第一位遴选校长,也是全台湾第一位兼具中、美双重院士的大学校长。“八十五年”,吴京校长入阁担任教育长,由黄定加博士为代校长。“八十六年”,翁政义教授接任校长。“八十九年”五月,由副校长翁鸿山教授代理校长,“九十年”二月,高强教授接任校长。现任校长是赖明诏,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

历史民国20年

本校创立,定名为台湾总督府台南高等工业学校,位于小东门外後甲,即目前之成功校区,面积18.3公顷。设机械工学、电气工学及应用化学三科。

民国29年

机械工学、电气工学二科增为二班,应用化学不增班,惟将电气化学组独立电气化学科,共设四科六班。

民国33年

本校改称为台南工业专门学校。机械工学科改称机械科,电气工学科改称电气科,应用化学科改称化学工业科,电气化学科依旧。增设土木科及建筑科二科。

民国35年

本校改名为台湾省立台南工业专科学校。

民国35年

本校升格为台湾省立工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化学、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六系。

民国39年

增购胜利校区,面积6.4 公顷。

民国42年

废电气化学系,原有一、二年级学生并入化学工程系以原系址新设矿冶工程学系。

民国44年

增设水利工程、工商管理、交通管理、会计统计等四个学系。

民国45年

本校改制为台湾省立成功大学。增设文理学院及商学院,文理学院设中国文学、数学、物理等三学系。商学院设工商管理、交通管理、会计统计等三学系,废共同学科。

民国46年

增设外国语文学系及机械工程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48年

增设化学系、电机工程研究所硕士班、土木工程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49年

增设夜间部,设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等三学系。

民国50年

复设共同学科。

民国51年

增设化学工程研究所硕士班,工学院夜间部停止招生。

民国54年

增设工程科学系。

民国55年

增购光复校区,面积20.6 公顷。开办新制夜间部,设企业管理、会计两系。

民国56年

电机工程研究所增设博士班。夜间部增设中国文学系及外国语文学系。

民国57年

增设地球科学系、建筑工程研究所硕士班、化学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民国58年

将文理学院分设为文学院及理学院。文学院含原有中文、外文系,以及新设历史学系。理学院设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等四学系。商学院增设工业管理研究所硕士班。矿冶工程学系改称矿冶及材料工程学系。

民国59年

增设造船工程学系、矿冶及材料科学研究所硕士班。建筑工程系改名建筑学系,并改为五年制。

民国60年

本校改制为国立成功大学。增购建国校区,面积7.3 公顷。增设物理学研究所硕士班、都市计划学系、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民国61年

增设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硕士班。机械系增设航空工程组工商管理学系分设为工业管理学系及企业管理学系。夜间部增设历史学系。建筑学系恢复四年制。

民国62年

增设工业设计学系、机械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夜间部增设数学学系及工业管理学系。

民国63年

矿冶及材料工程学系分设为矿业及石油工程学系及材料工程学系。会计统计学系分设为会计学系及统计学系。工业管理学系改称为工业管理科学系、交通管理学系改称为交通管理科学系。夜间部增设电机工程学系及统计学系。

民国64年

夜间部增设机械工程学系、水利工程学系。

民国65年

机械工程学系航空组改设为航空工程学系。土木工程学系卫生组改设为环境工程学系。造船工程学系改称为造船及船舶机械工程学系。增设航空测量研究所硕士班。夜间部增设应用化学系及交通管理科学系。

民国66年

增设交通工程及管理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67年

增设测量工程学系。夜间部数学系改称应用数学系。

民国68年

增设工程科学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69年

商学院改称为管理学院。增设应用数学研究所硕士班、环境工程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70年

增设矿冶及材料科学研究所博士班。

民国71年

拆除光复校区东北隅二十三户违章建筑,使光复校区得以完整。增设生物学系。

民国72年

增购自强校区及敬业校区,面积分别是3.5 公顷及3.4 公顷。增设医学院。增设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硕士班及博士班。增设学士后医学系。

民国73年

拆除成功校区东北隅七户违章建筑,使成功校区恢复完整。增化学研究所硕士班。水利工程学系改称为水利及海洋工程学系。

民国74年

增购力行校区,面积2.8 公顷。增设历史语言研究所硕士班,分历史中文二组招生。增设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班。航空工程学系改称为航空太空工程学系。

民国75年

增设环境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冶金及材料工程学系改称为材料工程学系。

民国76年

增购航空太空试验场,面积20.9公顷,位于台南县归仁乡。增设资讯工程研究所硕士班。增设都市计划研究所硕士班。增设生物化学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77年

增设物理学研究所博士班。增设医学工程研究所硕士班。增设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班。承接国产局0.6 公顷航空太空试验场用地。

民国78年

增设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班。增设医事技术学系、护理学系。增设药理学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79年

增设地球科学研究所硕士班。增设造船工程研究所硕士班。增设生理学研究所硕士班。增设复健医学系。增购邻接自强校区北侧之原陆军台南运输营区,面积为9.4 公顷。

民国80年

增设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班,历史语言研究所取消分组。增设建筑研究所博士班,工业设计研究所硕士班。增设工业管理研究所博士班,统计研究所硕士班。增设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81年

增设化学研究所博士班。增设资讯工程研究所博士班。矿业及石油工业学系改称为资源工程学系,矿业及材料科学研究所分设为材料科学及工程研究所和资源工程研究所 (含博士班、硕士班)。增设会计学研究所硕士班。增设基础医学研究所博士班。

民国 82年

增设外国语文研究所硕士班、政治经济学研究所硕士班、生物学研究所硕士班、临床药学研究所硕士班、应用数学研究所博士班、工程科学研究所博士班、造船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企业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更名:历史语言研究所改称历史研究所。

民国83年

大学法修正案,于元月五日公布,元月八日生效,明订系所合一。

增设都市计划系博士班、航空测量系博士班、艺术研究所硕士班、制造工程研究所硕士班、国际企业研究所硕士班。复建医学系分设为物理治疗学系和职能治疗学系。

民国84年

增设中国文学系博士班、医学系工业卫生科增设环境医学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85年

增设法律学研究所硕士班、教育研究所硕士班、地球科学系博士班、会计学系博士班。

民国86年

增设历史学系博士班、资讯工程系学系、行为医学研究所硕士班。

民国87年

增设生物科技研究所硕士班、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班、分子医学研究所硕士班、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班、统计学系博士班。

民国88年

增设护理学系硕士班、外国语文学系博士班、生物学系博士班。

增设外国语文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工程科学系、企业管理EMBA等四硕士在职专班

民国89年

增设公共卫生研究所硕士班、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班、微电子工程研究所硕、博士班、国际企业研究所博士班、工业设计学系博士班、制造工程研究所博士班、细胞生物与解剖学研究所硕士班、财务金融研究所硕士班。

增设机械工程学系、工程管理、企业管理MBA、土木工程学系、水利及海洋工程学系、政治经济、化学系七硕士在职专班。

停招数学系、统计系、历史系、电机系四进修学士班

民国90年

增设经济学系、政治学系、电信管理研究所硕士班、医事技术学系硕士班、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班、医学系增设职业及环境医学科。

增设中文系、建筑系、工管系等三在职硕士专班。

停招工管系进修学士班。

民国91年

增设口腔医学研究所硕士班、光电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硕士班、资讯工程学系增班、台湾文学系博士班、环境医学研究所博士班。

增设中国文学系、航空太空工程学系等二在职硕士专班

民国92年

增设电机资讯学院、规划设计学院、法律学系、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增班、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电脑与通信工程研究所、职能治疗学系硕士班、健康照护科学研究所博士班。历史学系、地球科学系、国际经营管理硕士学程(IMBA)等三硕在职专班。

更名:造船及船舶机械工程学系改名为系统及船舶机电工程学系、测量工程学系改名为测量及空间资讯学系、工业管理学系改名为工业与资讯管理学系

民国93年

增设光电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博士班、药学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班、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班、科技法律研究所硕士班

更名:生物系改名为生命科学系、医事技术学系改名为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学系、生物化学研究所改名为生物化学暨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停招中文系、外文系、化学系三进修学士班

民国94年

增设电脑与通信工程研究所博士班、资讯管理研究所博士班、财务金融研究所博士班、临床医学研究所硕士班、民航研究所硕士班

历任校长及任期台湾光复前:

若槻 道隆 民国20年01月~30年08月

佐久间 巖

民国30年08月~33年03月

末光后介(代)

民国33年03月~33年10月

甲婓 三郎

民国33年10月~34年10月

台湾光复后:

王石安 民国35年02月~41年02月

秦大钧

民国41年02月~46年08月

阎振兴

民国46年08月~54年01月

罗云平

民国54年01月~60年03月

倪超

民国60年03月~67年07月

王唯农

民国67年08月~69年07月

夏汉民

民国69年08月~77年07月

马哲儒

民国77年08月~83年07月

吴京

民国83年08月~85年06月

黄定加(代理)

民国85年07月~86年01月

翁政义

民国86年02月~89年06月

翁鸿山(代理)

民国89年06月~90年02月

高强

民国90年02月~现 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