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多指大﹑中型的构造﹐大者延长可达数百公里。地堑常成长条形的断陷盆地﹐其边界可以是平直的﹐但更常见的是折线状边界﹐一般由多条高角度正断层联合而成。仅在一侧为断层所限的断陷﹐称为半地堑或箕状构造。

与地堑相对应的另一种构造是地垒。地垒是两侧被断层围限﹐中间上升的断块构造。其边界断层一般也是高角度正断层。地堑与地垒常伴生,相间排列﹐则形成盆岭构造﹐如美国西部的盆岭区。

地堑大多发育在地壳受拉伸地区。在水平拉张作用下﹐地壳在垂向上减薄﹐在上部形成两组剖面上共轭的高角度正断层﹐其间的地块下降﹐就形成地堑。在两个倾向相背的断层中间则形成地垒。地堑常与沉积矿产﹐尤其是煤和油气藏等密切相关。著名的地堑有欧洲的莱茵地堑﹐中国晋陕的汾渭地堑等。

地堑在地形上常表现为断陷谷地,如汾渭地堑就形成汾河谷地与渭河平原(谷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