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伽柏(Dennis Gabor, 1900-1979)因发明和发展全息照相法,获得了197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7年,伽柏(左图)在从事提高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的工作时,受布喇格在X射线金属学方面的工作和泽尔尼克引入相干背景来显示位相的工作的启发,提出了全息术的设想并用以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这是一种全新的两步无透镜成像法,也称为波阵面再现术。整个过程由两步——波阵面记录和波阵面再现——来完成。在波阵面记录过程中,引入适当的相干参考波,使它与物体衍射(或散射)的光(物光)相干涉,把这个干涉场记录下来,即可得到一张全息图。全息图是与物体毫不相似的干涉图,它上面不仅记录了物光的振幅信息,而且也把普通照相过程丢失的位相信息记录了下来;在波阵面再现过程中,利用适当的相干再现光,照射全息图,以便得到物体的实像或虚像。1948年,伽柏利用水银灯首次获得了全息图及其再现像,从而创立了全息术。随后不久,他又进一步指出了全息术的三个方面的应用前景,即全息干涉量度术、全息光学元件和全息信息存储。

随着激光器的问世,全息术在科技、工业、农业、商业、医药、文化和艺术等领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实际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