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剧于力北京人(笔名:于力,真名:萧璜)。1941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78—1979年在北京电影学院编剧进修班深造。历任《南宁晚报》记者,南宁市创作办公室专业作家,珠江电影制片厂一级编剧。广西第四届人大代表,南宁市政协委员。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品简介: 著有诗歌二百余首报告文学,小说散文一批,发表电影文学剧本二十部,主要有 《元帅之死》、《张衡》、《陆游》、《瓜棚女杰》、《远方有条爱情河》、《詹天佑》、《孙中山》、《中国战俘》、《山祭》、《未来的定位》、《初会》、《阿罗汉神兽》、《神农》、《远山情》、《黑色狂人》、《生于同月同日》、《四个酸柠檬》、《几度夕阳》、《遥远的悬棺谷》(部分剧本合作,并已拍摄发行),电视剧剧本《鸦片战争》(30集)、《惠安女》(20集)、《今生无悔》(16集)、《广州梦》(20集)、《千秋家园梦》(30集)、《跨越——虎门大桥》(8集),诗歌《刻在板仓的山上》、《我和我的女儿》、《我们五个人》等。
获奖作品:
《遥远的悬棺谷》获上海庆祝建国40周年剧本征文奖,《写在红七军的故乡》获1977年《解放军文艺》诗歌创作奖,《广州来了新疆娃》获1996年童牛奖,《阿罗汉神兽》获哈尔滨第二届冰雪艺术电影节金杯奖,《今生无悔》获中南五省金帆奖,《活着真好》获首届夏衍电影文学评委奖。《詹天佑》获2001年华表奖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百变之门》获中纪委第二届卫士杯金杯奖。
照片说明:
于力(前者)和孙道临先生在采访詹天佑历史遗迹途中.
2.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于力男,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1952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
擅长:泌尿系肿瘤的诊断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电切手术;肾上腺疾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
3、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女,1962年9月出生,中国医科大学护理系毕业,现任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家庭病房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80.9-1983.7在营口市卫生学校学习;
1989.9-1992.6中国医科大学在职学习;
1983.8-1998.9在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护理工作;
1998.9-至今在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任护士长。
参加国内外学术组织情况:
2005年6月加入中华护理学会。
承担科研项目、取得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等情况:
参与研究的“nm23H1在大肠癌诊治中应用”被确认为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参与研究的“中药离导入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研究”获盘锦市人民政府科学进步一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及出版学术著作情况:
在《中华临床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癌症晚期病人的临床护理》;
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影响护患关心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在《世界今日杂志》上发表论文:《浅谈护理人员的医德与素质》。
研究方向及技术专长:
外科护理临床工作及护理管理。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
于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91年获得血液血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国内著名肿瘤学家孙燕院士。1998年在美国OHIO州立大学肿瘤研究所血液内科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大学毕业20余年来,一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完成了大量的血液科门诊、急诊、会诊、住院、骨髓移植及保健工作。在血液系统疑难病症的诊断、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及军队“十五”杰出人才基金课题,在5年内获得科研经费413万元。2000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两个白血病相关基因LRP15和LRP16,并在国际基因库中注册;在国际上首次证明ID4基因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增长的功能,是一个新的白血病抑癌基因,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