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趟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地趟拳

中国武术拳种之一。又称地功拳。因套路多由跌扑滚翻组成而得名。关于地趟拳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在醉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区别是醉拳以醉形进行摔跌,而地趟拳只有摔跌而无醉意;另一种说法是各种拳术都掺用摔跌动作,只是地趟拳以摔跌为主,故称九滚十八跌,俗称就地十八滚等。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载有“山东李半天之腿”、“千跌张之跌”的说法,可见地趟拳的产生历史很久。地趟拳的特点主要是以跌扑滚翻的摔跌动作诱敌入彀,败中取胜。其腿法有蹬 、踹 、剪、绞、绊、勾、扫、捆、踩等。剪是其技术核心。剪又分上风剪、中风剪、下风剪;跌(包括摔)法有仰跌、侧跌、缠跌、跳跌等 10种;滚法有抢背、前滚、后滚、横滚等。主要传统套路有:地趟拳、地术、地功十八滚、八仙地功、十八连珠及地躺长、中、短套、八折等拳。器械有滚躺刀、滚龙枪等。另有综合套路,如地功戳脚、螳螂九转十八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地趟拳列为武术比赛项目。

地趟拳是以跌、扑、滚、摔为基本动作,配合各种手法、腿法、步法、步型等形成的组合与套路练习。

地趟拳腿法奇猛,腰身柔灵,跌法巧妙,随机就势,攻防中讲究形退实进,下盘进攻,站着能行拳,躺着能走势,躺着练滚着打是地趟拳的功法特点。因此,在训练中身体每个部位都与地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练习地趟拳对发展人体各部位肌肉力量,提高各关节的灵活性,对神经与肌肉的协调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