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corona,terrestrial corona
以氢原子和氦原子为主要成分的地球高层大气。由于氢原子和氦原子发出微弱的辐射而得名。1955年,在80千米的高空 ,观测到氢原子的赖曼a(La)辐射 ,从而发现氢原子在高层大气中的存在 ,导致地冕的发现 。在月球上所拍摄到的地球的远紫外辐射照片显示了地冕赖曼a辐射强度的全球分布。氢原子密度在 80 千米高度最大,在此之上随高度增大而缓慢下降,在1000千米高度约为1×10^5厘米-3,到10万千米高空,每立方厘米内有几个氢原子。由于太阳辐射压力的作用,在大约8个地球半径之外,在背阳面氢原子密度要比向阳面的大,形成所谓地冕。地冕中氢原子和氦原子的密度有11年周期变化。氢原子密度在太阳活动高峰年较小,在低年则较大,而氦原子密度的变化则相反。地冕发射中最强的谱线为氢原子的La辐射,其次是氢原子的赖曼β(Lβ)、巴耳末a、氦原子的共振线和波长为10830埃的谱线。其中氢巴耳末a和氦10830埃的谱线可以在地面观测到。
与地球高层大气相似,一些行星的高层大气也发现由氢原子和氦原子组成,形成行星冕。对行星大气的探测中已观测到金星、火星、水星和木星大气的氢原子和氦原子的辐射。
在月球上用远紫外线照相摄谱仪所摄得地球的外大气层(离地面几千千米高空的稀薄大气地冕层)受太阳粒子轰击诱起电子激发而放出波长121.6纳米左右的超紫外辐射引起感光的低密度气晕,叫做地冕。地冕可扩展到6万千米高空。图中明亮的新月形区主要是由原子氧和分子氮激发而生的白昼气辉,叫内地冕;其外的灰白色带为漫射辉光氢之激发气体,叫外地冕;右下方在地球黑夜一侧的弓形浅色条纹为南磁极上空之极光活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