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简介】北京大学素有优良的社会学传统,也是我国开设社会学课程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曾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的严复第一个将西方社会学介绍进中国,他于1895年在天津《直报》开始介绍英国斯宾塞的社会学,1903年他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出版书名为《群学肄言》)。
1910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设置的课程中即有社会学。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国立北京大学,在中国哲学门和西洋哲学门中设有社会学课,并于1916年 开设第一班社会学,由康宝忠教授主讲,前后共三年。
1917 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社会学在北京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他曾在《社会学与民族学》的演讲中说:“社会学和民族学是有密切关系的两门学科,这两门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少方面是相联系的。”李大钊教授则提出研究社会学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为“唯物史观是社会学上的一种法则”。他是我国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学的创始人。
1914至1926年,社会学家陶孟和在北京大学讲授社会学课程,许德珩在北京大学毕业后研修社会学,翻译了涂尔干的名著《社会学方法论》。1922年燕京大学(后与北京大学合并)设立了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1952年院系调整高校中的社会学系被取消,社会学教学和研究被迫中断。
1979年社会学在中国恢复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和雷洁琼教授一直积极为筹建社会学系而努力。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于1980年筹建,附设在国际政治系。次年即从培养师资入手,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于1982年4月9日正式恢复重建。从1983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从1985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1986年10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联合申请并建立了当时全国仅有的文科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紧密配合、互相支持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成立时名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于1985年成立。2000年6月,北京大学正式宣布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打通,保留各自的名称和编制,组建统一的领导班子,全盘规划和组织系所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使社会学系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恢复重建以来,系主任先后由袁方、潘乃谷、王思斌、马戎担任;系党委书记先后由王永生、杜勤、吴宝科担任[1]。
【国际合作与交流】社会学系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地的大学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学术交流。通过聘请专家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学和进行合作研究等方式,北京大学社会系同世界上一批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这些学校有:美国密西根大学、加州大学、耶鲁大学、斯坦 福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俄国的莫斯科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以及香港的诸所大学。此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还通过参与研究同欧共体、世界银行、法国国家科学院建立了学术联系[2]。
【社会学系本科生课程设置】社会学系的社会学专业自建系之日起在老一辈社会学家袁方教授的指导下逐渐建立起了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科学教学体系。课程内容既包含着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有密切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社会学前沿问题研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有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统计软件与应用(SPSS)、高等数学、国外社会学学说、马列经典著作选读、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心理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社会工作概论等课程。限制性选修课程有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分层与流动、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家庭社会学等。还有具有弹性的、贴近中国现实或具有社会学前沿探索的各种选修课程。
1989年社会学系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和健全了一整套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专业必修课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国外社会学学说、社会统计学、数据分析技术、个案工作、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政策、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实习、社会行政等。开设的限制性选修课有社会性别研究、福利经济学、贫困与发展、影视文本和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等。
同时,社会学系为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做积极的贡献。2009年,开设全校通选课有:社会学导论、人类学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性别研究、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入门、教育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等,这些课程受到全校同学的欢迎和好评。
【系领导】党委书记:吴宝科教 授
系 主 任:谢立中教 授
副系主任:刘爱玉教 授
朱晓阳副教授
于长江副教授(主管深圳研究生)
党委副书记、学工组组长:陈宝剑
【课程设置】该系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既包含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有密切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社会学及社会政策前沿问题研究。2000年社会学系组织教师讨论和学生座谈,重新修订了课程教学计划,编写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教学手册(2000年版)》。2009年,社会学系拥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和社会保障四个硕士点;社会学、人口学和人类学三个博士点。社会学系下设有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方法教研室、应用社会学教研室和社会工作教研室。还设有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研究中心和未来研究所等。
1、本科生的课程建设
社会学系的社会学专业自建系之日起在老一辈社会学家袁方教授的指导下逐渐建立起了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科学教学体系。课程内容既包含着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有密切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社会学前沿问题研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有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统计软件与应用(SPSS)、高等数学、国外社会学学说、马列经典著作选读、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心理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社会工作概论等课程。限制性选修课程有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分层与流动、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家庭社会学等。还有具有弹性的、贴近中国现实或具有社会学前沿探索的各种选修课程。
1989年社会学系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和健全了一整套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专业必修课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国外社会学学说、社会统计学、数据分析技术、个案工作、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政策、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实习、社会行政等。开设的限制性选修课有社会性别研究、福利经济学、贫困与发展、影视文本和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等。
同时,社会学系为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做积极的贡献。2009年,开设全校通选课有:社会学导论、人类学导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性别研究、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入门、教育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等,这些课程受到全校同学的欢迎和好评。
2、研究生课程
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开设的必修课有高级社会统计学、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方法论、国外社会学学说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原著选读。限制性选修课包括劳动问题、人口问题、政治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
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开设的必修课有比较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以及高级社会统计学。限制性选修课程还包括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福利哲学等。
同时该系还有女性学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人类学专业课程。在选修课程的建设上教学工作注重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前沿学科的发展,开设有各种具有开创意义的专题课程,展示了重要的学术潜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