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字慧阳,湖北武汉人,杰出的当代青年作家、军事家,著有《那些往事》、《印像中的一中》、《三国有感》等。曾任中共通阳市委副书记、莱英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职务…
西华大学教师吴卫:教授,男,1947年生,硕士生导师。1982年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1989年至2003年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功能材料及表面技术研究所所长。
教学工作:主讲《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铸造工艺》、《专业英语》等课程。
科研工作:共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有两项通过四川省教委成果鉴定;先后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科研4项,目前,正承担“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十五”863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先后在国内外共发表科研论文20篇。其中多篇文章被SCI、EI收录。
这是五十岚威畅在1980年和1983年间根据轴侧原理设计的多款DESIGN。这个作品,点,线,面和体运用得恰到好处,将构成主义体现的淋漓尽致,五十岚威畅几乎是用手绘来表现设计的,这样完全是为了创作出独特,生动富于变化而有个性的数字字体形态,虽然在当时电脑已经开始成为辅助工具,但是这个作品仍然是手绘完成,这是现在的设计者们很难做到的。
湖南工业大学吴卫
个人介绍:
吴卫(1967-),男,汉族,湖南常德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现任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处处长、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湖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吴卫教授长期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曾先后担任过本科生《艺术设计概论》、《色彩构成》、《造型基础》、《室内效果图技法》、《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史》和硕士研究生《视觉形象语言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研究》、《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其治学严谨,施教有方,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和好评。教学之余,吴卫教授还潜心于科研工作,在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文化和传统视觉艺术元素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发表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40余篇,其中,《不用剪刀的剪纸——湘西踏虎黄靠天凿花》、《考窥陵道神兽獬豸》、《“器以象制”与“形式追随功能”的辩证关系》、《明清华表初探》、《半坡红陶小口尖底瓶的再发现》等6篇发表于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艺术设计与人文建设》发表于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观察》;《赑屃驮碑考窥》、《清代官式梁枋旋子彩画及其文化意蕴》、《中国的工业设计需要寻根》等8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包装工程》;《传统宅门抱鼓石考略》、《凤凰古城民居脊饰特征探析》等3篇发表于国家级家具类核心期刊《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上等,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吴卫教授还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三部,分别是《中国水车——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ISBN7-5356-2139-2/J·1995湖南美术出版社)、《色彩构成(图说本)》(ISBN7-5640-0705-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钢笔建筑室内环境技法与表现》(ISBN7-112-0496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其中,《钢笔建筑室内环境技法与表现》一书深受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及相关专业读者的喜爱,在2005年度“全国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类图书”排行榜中列入热销排行榜第10位,并多次再版。
吴卫教授还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地市级科研课题,如清华大学“98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规划项目“中国古代设计与当代西方设计比较研究(J-0003.985)”、湖南省教育厅项目“长沙老字号招牌艺术符号文化研究(05C529)”和“可持续发展下湘西凤凰地区视觉艺术符号形式研究及保护(02C664)”、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包装与艺术之结合(0403052)”等。目前,由吴卫教授主持的中国包装总公司项目“湖湘民间文化的人文色彩特征及其开发研究(05E019)”、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湘西龙山土家织锦艺术图像形式语言研究(06C562)”、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王堆T型非衣帛画图像文化研究(05ZC105)”等3项在研项目研究成果已初见端倪。
吴卫教授十分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近五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北京TAXI色彩计划”、“大连市航海博物馆装修设计”、“湖南省邮电培训中心室内装修设计”等多项省市级设计及装修工程项目,曾被评为“湖南省十佳建筑装饰之星”,2005年5月被湖南省教育厅选拔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