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榖梁传是《榖梁春秋》的简称,它是一部对《春秋》的注解。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

内容口头传给榖梁俶,亦名榖梁赤,字元始,榖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

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汉朝。

榖梁传的书写方式是问答式,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由于《春秋》言辞隐晦,表述过于简约,给后人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表现《春秋》经文的内容大义,很多学者为其著文诠释,以补原书之不足。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传注《春秋》的有5传。后来《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亡佚,

只有《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流传至今,被称为“《春秋》三传”。据后人考证,《榖梁传》书中曾引用公羊子的话并加以辩驳,因此认为成书要较《公羊传》为晚。

《榖梁传》亦称《春秋榖梁传》、《榖梁春秋》,为儒家经典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榖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晋人范宁撰《春秋榖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榖梁传疏》,清朝钟文烝所撰《榖梁补注》为清代学者注解《榖梁传》的较好注本。

《榖梁传》着重宣扬儒家思想:重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为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稳定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服务,因而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大重视。它是我们研究秦汉间及西汉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