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富明阿(?-1882)清末将领。字治安,汉军正白旗人。原以马甲从征喀什噶尔,授骁骑校,升为参领。1853年随钦差大臣琦善之军驻守扬州,与太平军作战,管带宁古塔骑兵,累升为副都统。1859年以帮办身份协助和春统帅江北军务,后因伤致残,召回京师,训练京营。1862年授正红旗汉军都统,管理神机营。旋又奉命赴扬州帮办军务,是年秋亲率精锐援助临淮。1864年授江宁将军,坐镇扬州。1865年因腿伤复发,准假赴京医治,仍受命管理神机营。1866年回旗。授吉林将军,镇压“马贼”、招抚“金匪”,垦闲田数万顷。后辞官家居,光绪八年卒。谥威勤。 富明阿死后,其长子寿山袭骑都尉世职,以三品衔补用郎中候选员外郎。次子永山袭四品衔三等护卫。
《清史稿》中的传记《清史稿》列传二百零四
富明阿,字治安,袁氏,汉军正白旗人,明兵部尚书崇焕裔孙。崇焕裔死,家流寓汝宁,有子文弼,从军有功,编入宁古塔汉军。五传至富明阿,以马甲从征喀什噶尔,授骁骑校,洊升参领。咸丰三年,从钦差大臣琦善军扬州,战於洞清铺,受枪伤,裹创奋斗,斩馘数十,擢协领,特赐玉<角枼>。四年,破贼瓜洲,赐花翎,管带宁古塔兵。五年,战虹桥,戒所部距贼二十步始发矢,射毙贼酋,分两翼搜伏贼,贼溃走,加副都统衔。六年,署宁古塔副都统,迭败贼於徐家集、砚台山。攻瓜洲,又率队及六合练勇攻江浦,败贼於十里桥,赐号车齐博巴图鲁。又败贼於朴树湾、土桥、五新桥。七年,会攻瓜洲,连败贼富家井、白庙,以副都统记名。是年冬,克瓜洲,诏以副都统侭先题奏。充江北军翼长,进攻江浦。八年春,迭破援贼,复其城。进屯六合,攻滁州,克来安,加头品顶戴。八月,德兴阿兵败浦口,富明阿驰援失利,伤亡几半。退仪徵,收集散卒,复成军,扼万福桥,破贼於运河东,授宁古塔副都统。偕张国梁克扬州、仪徵,又破贼於冶铺桥。九年,德兴阿以失律罢黜,江北军不署统帅,命归和春节制,别选谋勇可当一面者,和春以富明阿荐,诏帮办和春军务。时六合、浦口皆未复,富明阿督军进攻,迭战百龙庙、李家营及六合城外。既而贼数万扑营,分股绕袭后路,遂大挫。富明阿身被十二创,诏许开缺回旗医治,伤已成残,命以原品休致,食全俸。十一年,召至京,命训练京营。同治元年,授正红旗汉军都统,管理神机营。寻命赴扬州帮办都兴阿军务。江北里下河十馀县未被贼扰,盐场之利如故,偕都兴阿疏请运盐济饷,军用得给。长江下游南北岸要口四十馀处,排椿驻船,分拨水师扼要驻防,疏陈部署情形,诏特嘉其谙悉地势。贼屡纠捻匪窥伺江北,迭击走之。分军渡江助冯子材守镇江。是年秋,亲率精锐援临淮,会僧格林沁剿苗沛霖,诏帮办军务,令部将詹启纶、克蒙额会陈国瑞等进攻,连破贼,沛霖伏诛。伤发,请假就医清淮,疏陈皖北圩练之弊,诏下僧格林沁、曾国籓议加整顿。三年春,都兴阿赴陕、甘剿回,诏促富明阿回扬州坐镇,署江宁将军,寻实授。遣詹启纶率兵渡江助剿,克丹阳,赐黄马褂。江宁克复,予骑都尉世职,仍督所部水陆诸军留防江北。於是裁撤红单船,由提督吴全美率回广东,酌裁陆军数千。疏言:“江宁驻防,乱后仅存男妇六百馀人,现设官二十七员,兵二百五十八名,稍存营制。京口驻防,尚存四千馀人,官兵挑补足额,俸饷不能全支,房屋均已焚毁。请饬拨饷修盖房屋,使有依归。”从之。四年,因腿伤未痊,请开缺,予假赴京医治,许坐肩舆,至京,仍命管理神机营。伤病久不愈,诏允回旗。五年,起授吉林将军,督剿马贼。力疾进搜山险,遣将分捕,数月肃清。招抚金匪,开辟闲田至数万顷。不及十年,遂开建郡县焉。在任四年,复以伤病陈情乞罢,允之,仍在家食全俸。光绪八年,卒,优恤,谥威勤。吉林、扬州请建祠。子寿山,官至黑龙江将军,光绪中,俄罗斯犯边,殉难;永山,官三等侍卫,亦於凤皇城拒日本,力战死事:皆自有传。
关于富明阿是否为袁崇焕后裔的争论反对的声音
谣传富明阿为明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六世孙的说法,实为荒谬。所谓遗腹子袁文弼,和袁崇焕堂弟袁文炳,是与他叔叔同一个辈分。而且这个袁文炳刚好给袁崇焕过继了一个儿子。若督师真有后,也应该叫袁兆弼而不是袁文弼!袁文炳是袁崇焕的堂兄弟,而谣言所谓六世孙富明阿却是太平天国时期人,所谓五世孙袁文炳是乾隆时期的人。中间竟然有一个世纪的时间断层,可见谣言之虚假。谣言还用假设袁文弼的存在论证富明阿的身份,又用富明阿的虚假身份论证袁文弼的存在 ,其真实性一望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