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别名:柳树、河柳、江柳

英名:hankow willow

学名:Salix matsudana Koidz.

科: 杨柳科

属: 柳属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以我国黄河流域为栽培中心,东北、东北平原,黄土高原,西至甘肃、青海等皆有栽培。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最常见的乡土树种之一。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m胸径80cm。树冠倒卵形。大枝斜展,嫩枝有毛后脱落,淡黄色或绿色。叶披针形或条装披针形,先端渐长尖,基部窄圆或楔形,无毛,下面略显白色,细锯齿,嫩叶有丝毛后脱落。雄蕊2,花丝分离,基部有长柔毛,腺体2。雌花腺体2。花期4月:果熟期4~5月

生长习性:喜光阳性树种,较耐寒,耐干旱。喜湿润排水、通气良好的沙壤土,但在粘土或长期积水的低湿地上,容易烂根,引起枯梢,甚至死亡。稍耐盐碱,在含盐量0.25%的轻度盐碱地上仍可生长,对病虫害及大气污染的抗性较强。萌芽力强,根系发达,扎根较深,具内生菌根。在湿润肥沃河流冲积土壤上生长快,11年生树高15.8米,胸径17.8厘米,约50年衰老,生长快,用扦插繁殖。喜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河滩、河谷、低湿地都能生长成林,忌粘土及低洼积水,在干旱沙丘生长不良。深根性,萌芽力强,生长快,多虫害,寿命长达400年以上。

园林用途:旱柳枝条柔软,树冠丰满,是我国北方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常栽培在河湖岸边或孤植于草坪,对植于建筑两旁。亦用作公路树、防护林及沙荒造林,农村“四旁”绿化等。是早春密源树种。防护林及绿化树种,亦可作用材树种。树形美,易繁殖,深为人们喜爱。其柔软嫩绿的枝条、丰满的树冠及稍加修剪的树姿,更加美观。适合于庭前、道旁、河堤、溪畔、草坪栽植。 在北方园林,柳属的一些绿化树种是落叶树种中绿期最长的一种。但由于种子成熟后柳絮飘扬,故在工厂、街道路旁等处,最好栽植雄株。

繁殖培育:持条、插干极易成活。亦可播种繁殖。绿化宜用雄株。

旱柳的嫩枝叶绵羊、山羊喜食,牛偶食;干枝叶,牛、羊、骆驼均喜食。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较高,对羔羊有促进发育作用。每公顷330株,17~20年生柳林,可产干枝叶3600kg,是良好的饲料来源。

变种与品种:

(1)馒头柳:分密枝,端稍齐整,形成半圆形树冠,状如馒头。北京园林常见栽培。

(2)绦柳:枝条细长下垂,华北园林中习见栽培,常被误认为垂柳。小至黄色,叶无毛。

(3)龙须柳:枝条扭曲向上,各地均有栽培。生长势较弱,树体小,寿命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