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弘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太原隋代虞弘墓——东西方文化交流最珍贵的资料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是我国第一座经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其汉白玉石椁上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内容以及花草树木,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有些画面有明显的祆教内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

1999年,一个流火的夏月,在著名的娄睿墓发现地太原市南郊王郭村,又诞生了一个重大的考古新发现——虞弘墓。这是我国第一座经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象资料的墓葬。墓内出土的汉白玉石椁、彩绘浮雕和石雕乐佣,以浓厚的异域风情,鲜明的文化特色,高超的艺术水准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一经出土,即震惊中外:在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竟然出现了难以释读的西来艺术,充分说明山西在北朝到隋唐时期,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热点地区。

墓主人姓虞名弘,字莫潘,鱼国人,在北朝时曾一度“检校萨保府”,执掌祆寺及西域诸国事务,卒于并州,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2年)石椁殓葬。然而,“鱼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处于什么位置,至今尚无定论。但从墓葬资料看,这里的彩绘汉白玉浮雕宴饮图、乐舞图、狩猎图、出行图等,表现了当时社会丰富的生活内容,洋溢着中亚浓烈的民族气息,反映了墓主人的民族、宗教习俗和萨珊文化特色,可以说,鱼国至少也应在西域或中亚的某个地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