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成拳第三代传人男,1962年出生,山东德州人,大成拳第三代正宗传人,大成拳“中兴之主”王选杰大师的晚年随身传拳弟子。
王健民先生早年曾习八卦、形意、太极、心会掌、道家丹术等。1980年在济南军区某部任侦察兵教官,熟悉国内外擒拿格斗术,对空手道、散打、拳击亦颇有研究。转业后遍访名师大隐,曾在青岛崂山与得道高人学得丹术、医术,在江西吉安与游方隐僧学得传世绝学禅易十八式(此功法集易筋、洗髓、增智、内丹等古今养生延年益寿功夫之大成)。1987年经道教界名流田诚阳道长引荐,正式拜大成拳大师王选杰先生为师,被大师选定为随身传拳弟子后,长年住在大师家中,日夜相伴,时时请教,并经常随师外出讲学,代师比拳授徒传艺,直到大师仙逝,故深得大师拳学心法真传。大师的胞弟王选良先生对王健民先生的功夫和武德给予高度评价,题赠“德艺双馨”。
遵照选杰先师的遗训,王健民先生边弘扬拳学,边深修佛学,求得拳禅合一之大道。其所传之大成拳功夫与世俗之大成拳功夫有很大不同。王健民先生潜心修炼的佛家秘传“禅易养生术”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可以说,王健民先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终于将大成拳发展成为养生、强身、益智之学,他的拳法独树一帜,既有赵道新的“震荡力”、王选杰的“控放力”、于永年的“松紧力”,还有道家的“内丹功”和佛家的“禅定力”,被誉为“禅拳合一”的武学珍宝。
如今,王健民先生以“传授真功夫,健康天下人”为宗旨,正在率领弟子们倾注毕生精力全力打造三个品牌:一是创设大成拳爱心互助基金;该基金已经得到民政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主要面向弟子们筹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基金严格管理,审批使用。目前,正在筹集和运行中。二是创办大成拳康复疗养中心;地点已经选好,资金正在筹集。该中心建成后,主要面向老年人,对外营业,主要进行健身训练,包括教授养生桩、功力按摩护理、教授儒家佛学知识以及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大成拳弟子及亲属享受优惠。三是组建大成拳民间功夫搏击队。队员经过集中性强化训练,可以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化的搏击比赛。
2.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1955年生于河北省定州市。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品:《岁月》、水彩《小镇人家》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牧》获“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祥云》获内蒙古纪念建党80周年美术作品一等奖。《牧羊女》入选西部辉煌中国画作品提名展。
《盼》入选中国风情--中国画作品展。《牧歌》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大漠无声》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国画《草原情》入选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
3.原龙口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男,1933年10月生,山东省龙口市人。中国共产党员。1952年毕业于青岛市牙医进修学校。曾任龙口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兼龙口市口腔病防治科科长,主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兼任中华医学会烟台市口腔学科委员会委员,龙口市医学会口腔学科委员会主会委员,还兼任龙口市政协五届、六届、七届、八届委员会委员。1986年被省委授予“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87年、1991年连续两次被烟台市委授予“烟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他从医49年来先后研究七项科研成果,如多功能无缝冠机,经国内专家鉴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龙口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他先后在国有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3篇,如《用间式合架排列总义齿102例临床效果分析》、《陈旧性颞下凳关节前脱位的手法整复》、《总义齿前伸平衡合及切咬平衡的实用性探讨》等。1984年出席了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口腔科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宣读《用简单合架排列总义齿的观察效果分析》的论著。1985年出席了第一届全国牙体硬组织病、牙髓病、尖周病学术会议。1986年还参加北京第二届国际口腔医学学术会议。
4.中国教育电视台制片人曾任《中国经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记者。《建筑报·住周刊》副总。北京电视台《置业直通车》栏目制片人、记者。北京电视台《家住北京》栏目执行制片人、策划、首席记者。 现在在“老王说房”节目中做记者主持。 中国教育电视台 CETV-3《置业大讲堂》制片人、首席记者。
5.革命烈士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离家到汉口贫民织布厂当学徒工。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汉口贫民市场党的地下交通员。后受党的派遣到洪湖军校学习。1929年,从军校毕业,在贺龙部队任营教导员,转战湘鄂西。1930年,重返武汉进行地下工作,任中共长江情报局交通站长。他利用各种关系购买枪支、弹药和物资,支援在洪湖苏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并经常传递洪湖与汉口之间的情报、文件。1931年,在押运一批枪支、医药到洪湖途中,被叛徒告密,落入敌手。他在狱中威武不屈,视死如归。任凭敌人用尽各种酷刑,从他口里掏不出一个字。敌人恼羞成怒,判他无期徒刑。“西安事变”后,经过党的努力,才被释出狱。1937年,党组织派他到延安中共党校学习。1938年,回武汉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担任湖北省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民运部长。日军侵占武汉后,他回到家乡武昌县继续坚持抗战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武昌区委委员、组织部长、代理书记、中共武昌县委委员、组织部长等职。1939年9月,不幸被敌伪枪杀,时年33岁。1954年,由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6.长海医院血液内科教授男,1957年9月生。1983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该校血液内科学硕士学位。现任长海医院血液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血液内科暨全军血液病中心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和休斯顿MD Anderson肿瘤中心血液和骨

髓移植科进修三年余。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优秀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入选者、总后勤部“科技新星”。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遗传学会委员、上海药学会药物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常委和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上海内科学分会委员、美国血液学会会员。中国内科年鉴血液学专业主编、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等数家学术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移植免疫学研究。个人专业特长: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曾承担或参与10多项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研课题,包括国家“863”课题1项、军队指令课题1项、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重大基础研究和重大攻关项目课题2项,目前科研经费逾200万元。曾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及上海市医疗成果三等奖、第二军医大学医疗成果一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参编专著10余部。
7.新华社辽宁分社总经理室经理生于1952年月11月28日,汉族,大学专科学历,当过工人、干过共青团工作、工会工作、宣传工作、干过企业经济管理工作,1983年调入《沈阳日报》,1985年调入新华社辽宁分社,当过工业组记者、体育记者,各种先进、标兵一直伴随工作,1995年任新华社辽宁分社下属的房屋开发公司经理,2001年任分社总经理室经理,2003年又兼任新闻信息中心主任。
8.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1955年生于河北省,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96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现为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7年《草原情》入选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内蒙古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