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假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学名 厦门假芝

拉丁学名 Amauroderma

定 名 人 J. D. Zhao et L. W. Hsu

形态描述 担子果一年生,有柄,木栓质。菌盖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4-10×4.5-7cm,厚4-7mm,表面无似漆样光泽,具同心环状颜色深浅相间的环沟,通常污褐色、褐色到暗褐色,放射状纵皱显著,凹凸不平;边缘薄,暗褐色,稍向内卷,完整或瓣裂;菌肉呈灰褐色到黑色,厚1-3.5mm;菌管长 1-3mm,与菌肉同色;孔面暗褐色到黑褐色,新鲜时触之变色;管口略圆形,每毫米5-6个;菌柄近中生、偏生或侧生,弯曲,圆柱形或扁圆形,长5-10cm,粗8-10mm,与菌盖同色。<br> 皮壳结构呈淡褐色的假薄壁组织,即圆胞皮壳型( paraderm,Furtado 1965),组成菌丝已失去其独立性,形成各种各样大小不等的薄壁细胞,最上边一层多透明无色。<bR> 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无色透明,薄壁,有横膈膜,直径2.5-6.2μm;骨架菌丝淡褐色,厚壁到实心,弯曲,分枝,直径4.5-7μm;缠绕菌丝无色,厚壁,弯曲,分枝少,直径1.7-3.2μm。<bR> 担孢子近球形,无色或淡黄色,双层壁,外壁无色透明,平滑,内壁无小刺,7-11×7-9.7μm。

中国分布 福建南靖县(42792)、厦门(42784模式);海南崖县(07778)、临高县( 42731)。

世界分布 中国。

模式产地 中国(福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