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仁兴,号兴斋,男,汉族,1902年生于河北省平乡县后张范村一个富农的家庭。他从少年就好学上进,立志报国。1919年,马仁兴在父亲的支持下,第一次从家乡出走,奔赴陕军第三混成旅当兵。1924年初返乡,为生计所迫,半年后从军,在大名府的军队里当文书,这支部队后来改编为国民革命暂编第三军。从此,马仁兴成为一名职业军人。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马仁兴已从开封军官学校毕业,担任军政治部宣传员。1930年,他任冯玉祥西北军第一军骑兵第二师团政训处处长,昼夜在前线做反蒋的政治宣传鼓动工作。1938年10月,马仁兴经汪治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于1941年4月14日率部队在山西省陵川县举行起义。并向全国发表了“反对内战,争取团结抗日”的通电。起义后,马仁兴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冀察晋军区骑兵第二团,马仁兴任团长。1945年 8月在沈阳市组建东北保安第一旅,马仁兴任旅长。1946年4月,四平保卫战外线战斗和内线战斗相继展开。马仁兴时任四平卫戍司令部司令员、中共四平市委委员,他面对强敌,指挥若定,仅以两个团的兵力,同敌人的一个军作战,创造了装备低劣、兵力少而抗击全副美械中央军“王牌”新一军33个昼夜的光辉战例。因而,一再受到中央军委、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传令嘉 奖。1947年3月,马仁兴率领全师官兵参加四平攻坚战,担负从城西北角打开突破口的战斗任务。此次战斗是东北解放战争史上的一次恶仗。马仁兴亲临前线指挥,率全师担任主攻任务。在战斗中,马仁兴身中流弹,不幸牺牲于师前线指挥所,年仅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