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坎遗址位于西苕溪东南方约2公里处的一个小山岗上,2002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考古所在对浙江旧石器分布情况开展联合调查时,于安吉县溪龙乡溪龙村发现人工打制的石器,在随后组织的试掘中,共出土石制品几十件。2004年10月起,省考古所和安吉县博物馆正式对上马坎遗址开展发掘工作。
上马坎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浙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将浙江境内人类的历史提前到距今10多万年前。为研究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分布范围、面貌特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崭新资料,是我省发现的第一个地层堆积明确,时代特征鲜明,保存状况良好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考古人员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共发掘了100平方米,发掘深度达9米,出土石制品43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石球、石锥、手镐、短镐、雕刻器、尖状器等,具有石制品分布密度大、种类丰富、延续时间长的特点。
该遗址层次分布清晰,自表土以下的褐色粘土层、稀网纹红土层、网纹红土层、砾石层都发现人工打制的石制品,显示古人类在西苕溪流域的活动时间相当频繁。据省考古所副所长徐新民介绍,网纹红土层一般时间跨度为12万年到78万年之间,而目前上马坎遗址已经发掘到网纹红土层下的砾石层,该砾石层可能属于早更新世(距今100万年至300万年),依此推测,上马坎遗址至少在80万年以前。
上世纪70年代,考古专家在建德乌龟洞曾发现一颗古人类的牙齿,据今在5万年以前。而上马坎遗址发掘表明,浙江古人类活动历史至少可以再向前推75万年。徐新民表示,上马坎遗址继续发掘可能还会有更重大的收获,目前的发掘成果为研究现代人起源与文化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对中国南方旧石器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