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尾青竹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学名: Trimeresurus stejnegeri,台湾六大蛇之一。

赤尾青竹丝是台湾地区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毒蛇,又成为赤尾鲐。中小型蛇,属于蝮蛇科的毒蛇。头部为典型三角形,其上密布著细小之圆鳞,在野外很容易认出。全身为草绿色、翠绿色或深绿色,尾巴末端为砖红色或暗红色。雌蛇在腹侧有白色或黄白色的细纵线,雄蛇除了此一白色的细纵线外,在其下缘另有一条砖红色的细线相接邻著。在鼻孔与眼睛之间有一明显的头窝,可感觉热以确定攻击对象。尾部短小,可缠绕在其他物体上。

赤尾青竹丝喜欢栖息在中低海拔的小山区和平地之树林、灌丛、草丛、竹林、溪流、水田、果园和农作地等环境,适应力强,能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有时在山区住家附近的瓜棚或柴堆也可发现。因其体色与环境相似,保护色极佳,很不容易被发现。在本省,此蛇的咬人率占第一位,幸好其毒性较弱,致死率只有1~2%。白天夜晚均会活动,但以夜间活动较为频繁。性情凶猛,攻击性强,在攻击或防卫时,尾巴会颤动。以两栖类、蜥蜴、鸟类和老鼠为食物。卵胎生,可产3~15只小蛇。

赤尾青竹丝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数量极为普遍。

形态特征:小型毒蛇,又名赤尾鲐,体色以绿色为主,常有人将其与无毒的青蛇相混淆,背鳞列数为21列。

其与无毒的青蛇在形上可明显区分的特征是:

1.赤尾青竹丝的颈部细长,头呈明显的三角形;青蛇头部则为椭圆形。

2.赤尾青竹丝的身体两侧有一条自颈部延伸至尾的白色纵线;青蛇则无。

3.赤尾青竹丝之尾部为砖红色;青蛇则为通体绿色。大部分雄性赤尾青竹丝体侧的白色纵线下,尚有一条红色纵线。

生态习性:赤尾青竹丝的族群数量很多,且栖地型态极为广泛,由平地到两千多公尺山区的各类型环境多能发现到它的踪迹。常缠绕于灌丛或矮树枝上休息或静待蛙、鼠、鸟类等猎物经过捕食之。多于夜间活, 卵胎生。

面临问题:人为打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