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双调]寿阳曲
作者: 贯云石简介
(1286-1324),字浮岑,号酸斋,维吾尔族人。曾任翰林侍读学士。后弃官隐居,于钱塘市中卖药为生。所作散曲,多写诗酒逸乐生活和男女风情。今存小令七十九首,套数八篇。
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原文
[双调]寿阳曲
贯云石
新秋至,人乍别①,顺长江水流残月。
悠悠画船东去也②,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注释]
①乍:忽然。
②悠悠:遥远的样子。
[赏析]
新伙刚到,离人就要分别,月夜江水,离愁满溢,江水中的月儿也同人一样不圆;悠悠画船,独自东去。冷落孤寂之景,增添了几多凄凉的离愁别绪。而这还只是开头的第一夜呵!以后将是无数的夜、无尽的相思,末句最是含蓄悠远,造成了延宕的审美效果,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能使人对离人别后的生活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作审美想像,加以补充。
寿阳曲·远浦帆归[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名称: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作者: 马致远
简介
马致远
(约在1251-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做过几年江浙行省务官,后过着“幽栖”生活。他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今只有十五种,现存《汉宫秋》、《青衫泪》等七种。他也是一个散曲名家,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近人辑),现存小令一○四首,套曲二十三套。
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原文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①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②,两三航未曾着岸③。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
①浦:水边。
②酒旆(pèi):旆,古代一边像燕尾的旗。这里指酒旗——酒店的招子。
③两三航:两三只船。
[赏析]
夕阳西下、百鸟入林,在外劳作的人也大多回家了。酒店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连酒幌子都不再飘荡。一切都慢慢地静下去,黑下去,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可能是晚归的渔船,也可能是赶路的航船,但送来的只有橹声和灯影。渔人散落的居所沿水分布,空气里弥满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当一切都归于无声时,小桥流水旁卖鱼人也溶于夜色之中,一切都浸入了止水般的恬静和宁谧。全曲仅用二十七个字便写出了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元代西揭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马致远的这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表现出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全曲境界清淡闲远,远浦,酒旗,断桥,茅舍,远景近景,相得益彰,显得清疏而又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