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念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举例:HCl分子中的H-Cl键属于极性键

极性键形成的原因按照前线轨道理论去理解,极性键的形成原因可以这样解释。由于分子轨道是由原子前线轨道线性组合而成。若A原子的电负性比B原子大,则其前线轨道能级比B原子前线轨道能级低。在形成共价键过程中,能量低的成键轨道(Bonding Orbital)的能级与先前的A原子前线轨道能级更接近,故此成键轨道主要由A原子的前线轨道构成;而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Anti-Bonding Orbital)能级则与原来的B原子前线轨道能级更接近,则其主要由B原子的前线轨道构成。由于电子优先分布于成键轨道,所以,电负性较大的A原子则占据了更多的电子,共价键的极性就这样产生了。

形成极性键的条件并不是只有非金属元素之间才有可能形成极性共价键,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也可以形成极性共价键(比如AlCl3),一般来说,只要两个非金属原子间的电负性不同,且差距小于1.7,则形成极性键,大于1.7时,则形成离子键。

附注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未必是极性分子,衡量极性分子的标准为偶极距的大小,只有当偶极距不为零时,分子才具有极性。

简单来说,分子中 中心原子化合价的绝对值<>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时为极性分子

以下为常见的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HX(x为卤族元素),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CH2OH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